“受疫情影响,周宇博士团队出行不便,我们还是相约4月15日义乌汛期来临前碰面,对上次没来得及走访的水库、河道进行调研。”3月16日,在义乌市安迪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内(以下简称:“安迪水利”),董事长贾锦龙乐呵呵地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了安迪水利博士创新站微信群的聊天详情。
“平常水利工程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会在群里进行探讨,周宇博士积极回复、出谋划策,这可帮了我们大忙。”他说,企业有需求,线上线下专家随时到。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25日,在义乌市科协的支持和帮助下,安迪水利引进了河海大学周宇博士及其团队,博士创新站正式获准建立,研究方向为“泄水建筑物的水动力学问题及工程设计研究”等。
其实,在义乌“一家三站”高端创新平台体系的布局中,博士创新站是最基础、最接地气的站点。这是因为义乌立足于构筑更加完备的创新平台体系,博士创新站不可或缺。
毕业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从事水利水电工程30多年,贾锦龙算是行业的技术“大拿”,但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技术迭代更新快,比如生态型的河道堰坝、中小型水库的溢洪道建设,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干,义乌正缺少这样的水利水电人才。
谈起与周宇博士及其团队合作,贾锦龙直言,全靠母校的各位老师和校友帮忙。当时,周宇博士正好在校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他长期致力于高水头、大流量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中的水动力学问题及工程实践,解决了低佛氏数下掺气减蚀和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三维掺气和水翅防治研究等关键科技难题。同时,周宇博士还研发了水跃阶梯溢洪道,将阶梯溢洪道单宽流量适用范围大幅提升;针对城市深层隧道雨洪水集蓄系统,研发了旋转阶梯泄水道入流竖井,成果被工程采用并产生可观效益;提出传统堰坝条件下,尾坎式消力池发生波状型条件下的消能率预测公式等。
“上述研究项目可广泛应用于义乌美丽河湖建设、生态型堰坝筑坝材料的选取和高水头、大流量阶梯溢洪道的泄流型式等问题,对公司在水工水力学领域的业务拓展具有显著的成果。”贾锦龙开心地表示,义乌有101座各型水库、星罗棋布的江河,我们每年做的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咨询、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监测评价等项目有数百个,周宇博士及其团队的引进将助力义乌水利科技创新。
通过老师和校友的“牵线搭桥”,贾锦龙和周宇博士进行了接洽。“我们做企业的比较谨慎,周宇博士也是对企业有所要求,先聊一聊摸摸底,大家心里有个数。”贾锦龙说,双方相聊甚欢,彼此都很认可,合作水到渠成。周宇博士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主要从事水工水力学方向研究,主研了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水利科研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0篇,中文核心1篇,专利8项。
以此为发端,周宇博士与贾锦龙将合作开展“泄水建筑物的水动力学问题及工程设计研究”,并通过对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下游消能和冲刷特性的研究,为“安迪水利”改善阶梯溢洪道的体型结构设计,促进溢流堰设计优化,拓展相关领域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博士创新站重点围绕义乌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在新材料、新技术等科创高地建设领域及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集聚一批省内外青年博士,引进转化一批技术成果,攻关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义乌企业想要高质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人才不可或缺。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