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
实习生 罗智甜 虞欣桐
本报讯 7月21日,在义乌铁路口岸集装箱堆场,一个个满载“义乌制造”的集装箱,被吊装至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上,随后鸣笛启程驶向宁波。据市场发展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共发运集装箱重箱40204标箱,同比增长50.78%。
今年以来,搭乘“第六港区”建设东风,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货物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宁波是义乌制造重要‘出海口’,因为时效性强、稳定性高,我们每月有几十个柜子通过海铁联运发运。”浙江永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王红阳说,这些出口商品享受到了义甬舟开放大通、“第六港区”建设带来的一体化便利,有的货物进入义乌港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出口通关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海铁联运可为企业减免一笔落箱费(每箱约600元),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受疫情影响,货物运输效率有所降低,部分地区物流不畅。相比海运、空运,铁路货运机械化程度高,且不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班列陆上运输畅通无阻,全天候、不间断,加上快速、便捷、经济、安全等优势,这条海铁联运大通道,在疫情期间承担起了运输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企业货物的重任。
目前,义乌正加强与宁波、舟山战略合作和深度融合,共同建设“第六港区”。市场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海港一体化进程,他们多次前往杭州、宁波,与杭州海关、省海港集团、宁波市口岸办、宁波海关进行深入沟通,争取各方对“第六港区”建设的支持,共同推进关务、港务、船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