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博学广识卓见专长异能者也。
国之兴呼唤人才,龚自珍呐喊“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事物总是尖锐地对立。小对大,弱对强,针尖对麦芒。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有不拘一格毁人才。
宋徽宗幼时禀赋异常,常对着花鸟发呆,稍大就完全沉迷书画诗词金石。23岁时突发奇想,一改前人书法藏锋而释放锋芒,使其以洒脱飘逸之态挺劲而出,名曰“瘦金体”。可天意弄人,他出身帝王家。别看是书画一等一高手,当皇帝却一塌糊涂。误了国家不说,也折损了这个艺术天才的才艺。
三大殿与三宫失火后重建,朱由校看多了木匠干活,便着了迷,整天鼓捣刀锯斧凿。他做的小木人玩具神态各异,派太监拿到市上匿名出售,世人争相重金购买。他还设计发明了折叠床、中国最早喷泉,并设置木球作自动机关。然而,他也被皇职毁了。有诗曰:“幼时无意登皇位,年成江山喂奸臣。天命由校为熹帝,此生理应是匠人。”
现代,不拘一格之毁就更多了。岳阳有个天赋异禀的“东方神童”魏某某,两岁识字,4岁学完初中,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2003年,因欠缺生活自理能力被劝退。他是被母亲从小“包办生活”毁掉的。
有“让鱼爬树”式教育毁人才,有“外来和尚会念经”等观念毁人才,有“宁要武大郎,不要武二郎”等潜规则拒人才、抑人才、误人才,还有把个性诬为缺点以及把瑕疵、小节无限放大等毁人才格式。
陈景润对政治不闻不问,被诬为“白专典型”,以致这位只顾学术钻研的数学家惊恐不安,极度神经衰弱。直至邓小平予以特别保护,才未被毁掉。1979年,于光远招研究生,200多人报考,政经专业只招两人。于光远要求考生先提交论文,再决定复试。曹思源提交了《“左”倾领导路线必须清算》论文,被于光远相中。但外语是曹软肋,于光远说,曹思源外语考零分,我也要录取。不仅未毁,反成佳话。但有些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因说错一句话,误发一个帖,因不拘小节,继而全网“通报”“开除”被毁者,时有耳闻。
重庆有个失业博士,因2020年10月偷了5次菜共计46.5元,处以罚款500元、抓捕、刑拘。7个月后,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起诉,2021年10月下达不予起诉决定书,并把包括住址、户籍、学历等信息通报全网。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无可非议,可偷46.5元蔬菜的小偷,是否全都如此?河南就有现成案例,不到两月就把一个强奸案“调节”成“冰释前嫌”式和解,另一个故意杀人案也“调节”成和解。虽说博士不直接等于人才,起码更接近人才吧!
人无完人。人才更不敢言称臻美。不仅因专一行而更多方面外行,且大都个性强。宽容即得人才,细究多有问题,私德上问题更多。古今中外诸多艺术家以至伟大艺术家包括政要也多有私德不检点问题。“武圣”关公,正义化身,北京历代帝王庙中专设关帝庙,不可谓不完美。可关公曾是杀人犯。以现今眼光看,也该全网“通报”“开除”。
不拘一格之毁,很多不是来自外部,而恰出自圈儿内。说辞都冠冕堂皇,实乃嫉妒互踩、同门互害。尤其相互知底知根,毁起来也更准更狠。都以荀子为师,李斯硬把韩非搞死;同是鬼谷子学生,庞涓非把孙膑整残。
国际竞争乃人才竞争,人才为人类共有。只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护人才,万不可不拘一格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