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义乌市场建设40周年

自由贸易发展区:自贸引领新发展 双循环中显担当

义乌综合保税区

市领导慰问支援义乌的温州医疗队

自贸发展区管委会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望道高速口)

区内跨境电商企业高位货架

近年来,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由贸易发展区)聚焦战略定位、产业创新、规模集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保税+新业态等主导产业,厚积经济发展动力,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贡献力量。

紧扣贸易枢纽建设 以重大平台扩大对外开放

“家门口成立了综保区,对我们义乌本土企业来说是个十足的好消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义乌市佑欧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暨为庭十分感慨。佑欧公司今年3月正式入驻义乌综保区,依托义乌自贸区改革的政策以及紧邻国际商贸城、物流发达、通关便利等优势,短短半年时间,公司就发展为涵盖跨境电商进口、一般贸易进口、电商平台运营、线下实体门店等多种业态并行的综合性外贸企业。今年前九个月,公司跨境电商进口额超过4500万元。

近年来,自由贸易发展区坚持对标对表、锚定发展,全力推进综保区、试验区、义新欧、义甬舟等重大贸易枢纽平台建设。义乌综合保税区2020年3月获批,2021年6月通过省级联合预验收,9月通过国家八部委正式验收,10月22日正式封关运行。累计完成投资30.5亿元,入驻企业115家。截至2022年11月15日,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76.77亿元,其中一线进口额165.41亿元,一线出口额11.36亿元。

自2020年9月正式加入自贸试验区“朋友圈”以来,义乌围绕贸易、运输、投资、资金、人员往来“五大自由”集成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和建设,为全国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改革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注入新动能。位于金义片区的义乌陆港区块面积达23.1平方公里,自由贸易发展区将重点发展进口日用消费品、现代物流、数字贸易等产业,谋划了跨境电商产业园、新CBD等十大项目。

“义新欧”口岸建设稳步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由2014年首列发车到全年开行超千列,成为“一带一路”早期成果和疫情下国际贸易大通道。截至今年11月16日,累计开行3650列,发运29.95万标箱。其中,2020年开行974列、发运7.9万标箱,2021年开行1277列、发运10.52万标箱,2022年1月1日-11月16日开行1399列、发运11.53万标箱。其次,先后开通春力号(茶叶)、环球义达号、侨商号等专列,为长三角中小外贸企业拓宽物流通道,促进国际贸易畅通。

义甬舟大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国际枢纽港项目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获批,比原计划提前28天,专用线可研报告已报上海路局,环评、节能等专题全面启动,第六港区集疏运体系不断深化。

坚持抓好招大引强

以高质量项目引领平台发展

自由贸易发展区坚持奔跑招商、好中选优,围绕枢纽经济、总部经济、国际贸易等先导性板,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平台高水平发展,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总部经济等优势产业集群凸显。

签约多个重大产业项目。截至2022年10月,签约项目56个,协议引资78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有7个。其中,招引了国际枢纽港、极兔、中通、申通、宝湾等现代物流项目,补强物流网络,巩固洼地地位;招引全球数贸中心、光电大厦、莲都大厦等总部经济项目,强化国际贸易高地,推进共同富裕;招引青木、千岸、湃沃、扶摇、星柚等电商项目,完善跨境电商新业态;落地九捷、清越、洋码头等综合保税项目,丰富综保区新模式。

推进已签约项目落地。截至2022年10月,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物流园、全球数贸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三是完善未来项目储备。仅2022年上半年,走访深圳等地龙头企业150余家,储备优质项目17个。其中,总部经济类5个,枢纽经济类、数字经济类9个,国际贸易类3个。

自由贸易发展区锚定任务抢抓节点,紧盯项目、深度挖潜,以天排、分周计、按月考,成功取得2020年、2021年“全年红”和2022年“半年红”。

认真抓好疫情防控

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10月,自由贸易发展区综保区管理局的“90后”杨亚军婚后第二天,便主动请缨加入抗击疫情第一线工作。杨亚军成了高速卡口防疫专班的一名成员,负责望道卡口通行车辆的防疫检查工作。

这只是自由贸易发展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自由贸易发展区坚持班子带头、全员下沉,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除了高速卡口防疫专班,还有下沉镇街防疫专班、深国际物流园区防疫专班、酒店支援防疫专班……自由贸易发展区将所有党员干部都合理分配在各个防疫一线,制定24小时值班制度,紧盯末端抓落实,聚焦短板抓整改,牢牢守住“外防输入”防线,坚决守好“小门”,不漏车不漏人,严格落实“一扫二问三查”,全力坚守疫情防控主战场。

2020年初,集聚区(自由贸易发展区前身)迅速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创新“1955”作战法,构建“党建带专班”三级作战体系,下沉指导防疫工作,派员支援高速、机场等卡口执勤,守好第一道防线。

自由贸易发展区班子领导带头支援江东、城西、机场等一线,全区参加疫情防控酒店专班40人次,望道卡口36人次,深国际物流园12人次,支援镇街160余人次。制定综保区防疫政策,开展应急处置演练11次,组织培训6次,实行24小时值班和每日巡查。

2020年,自由贸易发展区工作人员赴河南、安徽开展返工返岗,专车专列接回返岗员工7000余名。组建5支党员突击队,做实“五个员”,“一对一”精准帮扶企业防疫和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100%,总返岗人数超1.5万人,实现“防得牢、复工早,促返工、追进度”。

纾解工程建设堵点,攻克防疫期间保供难点,自由贸易发展区深化细化项目,抓牢抓实关键节点,驻点帮扶深国际等项目和园区,保障建设物资供应,协调上门核酸检测,争时间、提效率、抢建设,确保工地不停工、生产不停步。

积极做好前瞻谋划

优化提升城市功能

自由贸易发展区坚持前瞻布局,高标准统筹片区规划谋划。

构建十大“百亿”平台经济新引擎。在114.65平方公里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内,按照“四港联动”、第六港区、小商品贸易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窗口等要求,谋划综保区二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及物流园、全球数贸中心、国际枢纽港等产业平台,总规划面积约1万亩,总投资约1400亿元。

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布局。截至今年11月,自由贸易发展区开展了《义乌国际文化中心概念性城市设计》《义乌金融商务区二期概念性城市设计》等22个规划编制,目前已完成18个。

深化集疏运体系。围绕产业规划、空间谋划、集疏运体系,目前“第六港区”国际枢纽港临港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

此外,自由贸易发展区加快平台整合融合。新班子带领全区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明确目标,打响新赛场,全面推进,全力攻坚,打赢首战,改进思想作风,抓实党风廉政,提升干部精气神,增强产业平台建设的使命感,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增强攻难关、破难题的主观能动性,以优良作风引领平台发展。推进稳进提质攻坚。班子领导带领四个攻坚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压实目标责任,统筹一体推进。紧盯招商平台、制度完善、项目落地、改革攻坚、综保区发展等9个方面、52条具体问题。按照“作战化、项目化、清单化”要求,每个问题明确责任局办、责任人员、攻坚内容和完成时限。

在义乌市场建设40周年之际,自由贸易发展区将把握住新发展阶段勃发蝶变的重要关口,加快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建设,放大改革开放优势,加速经济转型攻坚,切实提升都市品质,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全媒体记者 骆红婷

2022-11-25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89641.html 1 3 自由贸易发展区:自贸引领新发展 双循环中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