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义乌市场建设40周年

商城集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 打造服务双循环实体市场样本

寒冬将至,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过冬“神器”备受欧洲消费者青睐。“今年出口欧洲的订单非常多,同比2021年增长了70%。”义乌市手套行业协会副会长杨邦晓指着满墙的手套说,欧洲客户独爱简约类、真皮类的手套,已有10万双发往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温暖当地消费者的双手。

杨邦晓是义乌市场7.5万个商户中的一员。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多国放开疫情管控,因疫情积压的市场需求逐渐释放,海外订单纷至沓来。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397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8%。

作为义乌市场运营管理方,保持市场持续繁荣和高速发展,是商城集团的重点工作,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近年来,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商城集团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充分发挥小商品贸易特色和优势,主动融入中央决策部署,抢抓自贸区、综保区等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启动第六代市场建设,优化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完善Chinagoods平台要素场景搭建,布局“海外市场+海外仓+展厅”等,打造服务国内大循环的市场标杆、连接国外大循环的开放枢纽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商贸节点。

新模式为贸易添动力

一部手机,一沓商品详情介绍,在义乌做箱包生意十多年的张瑶瑶不会想到,她终有一天会成为“主播”,与千里之外的马来西亚采购商见屏如面。逛市场、看样品、谈生意,一切都在义乌市场官方平台Chinagoods的“云端”完成,这种突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的新模式,让张瑶瑶在欣喜不已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义乌市场的无限可能。

“传统外贸向数字化新外贸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商城集团大数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三年来,“面对面”洽谈模式,因疫情遭遇挑战,很多市场商户都把生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采取“不接触接单”模式,与全球客商做生意。

近年来,在“三重压力”和“两大变量”下,义乌这座“无中生有”的贸易之都,正在酝酿下一轮“点石成金”的市场变革。

小商品自贸应用平台的打造正是构建新一代市场、全面迈向数字贸易的第一步。外商进不来,市场就“开”到客户家门口,货单推送到用户手机上。

变化悄然发生。不久前,义乌久昌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毕付侠在Chinagoods采购宝应用场景上,发布了一条仿真花(图片)订单询盘。紧接着,就陆续收到国际商贸城10多家商户的询单和报价,经综合评估、看样,最终4家商户成为供应商,共同拿下36万元的订单。后续,平台还提供国际物流、线上结汇、货款垫付等服务。

“这批货我们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目前已在采购宝组货完毕,等待商户确认。”毕付侠告诉记者,自去年底使用采购宝以来,公司通过采购宝已完成322单业务,金额9430万元。

一系列数字化应用,让义乌赶上了全球小商品贸易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为抢抓这一历史风口,义乌市场又上新了。

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东侧,一街之隔的570亩空地上,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这个被誉为具有“数字基因”的第六代市场,既有对传统小商品市场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有针对整个市场生态的数字贸易变革。它不仅是“档口摆摊、坐等上门”的格子铺,更为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经济提供了充分的线下空间,形成商贸、仓储、物流、园区一体化发展模式。

“与前五代市场不同,新一代市场是对传统市场场景形态的补充和提升,是赋能义乌贸易生态圈的系统集成。”商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数字化改革推动下,义乌市场的优势将进一步迭代放大,迎来贸易新蓝海。

新市场全面开花

目光从国内转向“中东门户”迪拜,义乌制造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如今,这里多了一个占地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6亿元,有效辐射周边(中东、北非、欧洲等地)近10亿人口消费市场的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今年6月30日,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开业运行,场内人流如织,气氛热烈,许多因疫情无法来义的境外采购商,在“家门口”完成了看样、选品、下单。

据介绍,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由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以下简称:DP World)共同开发建设,是义乌市场全球战略中第一个海外分市场,更是义乌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际上,这两年国际贸易发生深刻变革,海外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商城集团抢抓机遇,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向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转变。2020年,义乌小商品城正式推出数贸服务平台Chinagoods,上线中文版、英文版、阿拉伯语版、西班牙语版等网站,开通西班牙站、迪拜站等国家站功能;在迪拜、美国、西班牙、比利时、德国等地,义乌小商品城通过自建、加盟布局海外仓140余家;同时依托各海外站点资源,在捷克、卢旺达、贝宁、日本、西班牙等1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带你到中国”展厅。这些项目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为商城集团未来的增长蓄力。

综保区是义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封关运行一年来,商城集团交出亮眼成绩单。一组数据跃然纸上:入驻企业主体46家,保税仓储面积超21万平方米,累计实现进口额150亿元。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上半年进口额排名,义乌综保区暂列全国第53名(共168家),在2020年新获批综保区中位于第一。

“家门口有综保区,对义乌本土企业是大利好。”义乌市佑欧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暨为庭十分感慨。佑欧公司今年3月正式入驻义乌综保区,依托义乌自贸区改革的政策以及紧邻小商品市场、物流发达、通关便利等优势,短短半年时间,就发展为含盖跨境电商进口、一般贸易进口、电商平台运营、线下实体门店等多种业态并行的综合性外贸企业。

今年是义乌市场建设40周年,从1982年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到启动建设第六代数字化市场,义乌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商城人”的奋斗史。40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商城人”凭借着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接力奔跑,加劲冲刺,未来可期。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 文/图

2022-11-25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89642.html 1 3 商城集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 打造服务双循环实体市场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