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

吴厚富:坚守榫卯工艺的老木匠

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刨

榫卯结构的桌子

樟木箱

花架

一部分工具

▢ 全媒体记者 卢丽珍 文/图

木匠,一个传统而古老的行当。他们以木头为材料,伸展绳墨,用笔划线,后拿刨子刨平……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现代生活快节奏不适应的有着老手艺的工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廿三里却有这样一位坚守老手艺的木匠——吴厚富。一个清冷的冬日,记者走访了他设在自家一楼的木工作坊。只见他熟练地推着手中的刨,随着“刷刷”的声响木屑飘落一地,原本凹凸不平的木板顿时变得光滑,呈现出他预想中的模样。各式木料及工具几乎占据了屋子的全部,室内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张半成品桌。吴厚富感慨道:“可别小看它,整张桌子都没用一个钉子,全部是榫卯结构。”

几十年来,吴厚富在传统木制工艺中默默耕耘。他与木艺的故事,随着缓缓的讲述渐渐呈现。

14岁开启学徒生涯

今年66岁的吴厚富,14岁便跟随父亲到当时的廿三里木业社当学徒。

“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差,加上姐姐生病,我早一天学手艺,就能早一天为家里减轻负担。”说起学木匠的初衷,吴厚富说,那时候农家儿女,抱着“饿不死手艺人”的朴素理念,大都选择学门手艺。木匠的刨、凿、锯、钉等基本功得靠自己勤学苦练,刚开始学时手上天天起泡,胳膊也时常累到抽筋。

跟着父亲学了3年,吴厚富就可以独自做一些家具了。吴厚富告诉记者,木匠活分等级,刨花、开料、平整、打眼儿这些是基本功,练上三五个月便能出师,但真正难的是要做到“心中有木”,即徒手在木料上开出物件的结构。这需要丰富的经验,考验木匠对于作品的整体构思和细节规划。有经验的木匠早在开料之前,就已经把用料和结构方式在心里过了一遍,图纸都“画”在脑海中。用料是否卡得精准,同样体现着一名好木匠的功夫。

“上世纪80年代,结婚请木匠打家具是一种时尚。木匠一年到头在外做活儿,吃着百家饭做着百家事。”吴厚富回忆,当木业社空闲之时,他和父亲就背起行囊走街串巷,做起木犁耙、水车、木桶等物件。

多年的专业经历,让吴厚富练就了一双识别木材的慧眼。他能一眼辨出木头的品种类别,并根据其质地、纹理,因材制宜,最大限度地保留或突显木料原有的气质。“大刀阔斧地刨和削是一种过度加工,会让木材失去灵性,这样的成品就会僵化。好的木作要的是灵气,靠的是匠心。”吴厚富说。

榫卯是家具的“灵魂”

对现代人来说,木工听起来是个锯砍削刨的粗活,真正懂得门道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精细。经验丰富的吴厚富懂得其中的讲究,借助锯、凿、锉、斧、刨等传统工具,有时候需要将两块木头的平面刨得像玻璃一样光滑,贴在一起严丝合缝,不让一点儿气体进去;有时候则需要将木制品留几分空隙,经年累月,当木材受潮膨胀后将空隙填满,更加牢固。

吴厚富善用木工古法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所做家具都很牢固,且经久耐用。“做木箱、桌子、茶几等家具,我从来不用一颗钉子,与胶水、钉子的简单拼凑工艺相比,用传统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更稳固耐用。”他指着记者刚进门时就注意到的半成品说,“你看,这张桌子就用了榫卯结构,没用一颗钉子。”

据吴厚富介绍,榫卯结构本身的复杂多样、严丝合缝,是其制作中的难点。他拿起桌上的鲁班锁对记者说,“制作榫卯结构非常考验经验与技术,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对榫卯结构的运用就能清楚地反映出来。”

如今,我们看到的一些古典建筑、家具,没用一钉一胶,却坚韧牢固、传承百年。这些令人惊叹的作品背后,正藏着我国传统木作中的“工匠智慧”——榫卯工艺。

“你看,这就是纯手工工艺,传承了传统榫卯结构。”吴厚富指着一对樟木箱对记者说,“榫卯被称作实木家具的‘灵魂’,榫卯工艺是中国古人的大智慧,让一件件看似没有生命的家具有了灵魂。在古代,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这些都是榫卯的功劳。”

坚守初心不动摇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现代木家具制作的时间与成本降低,传统手工艺木家具的竞争力日渐衰落。这让找木工打制家具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传统木匠被迫转行。面对时代的浪潮,吴厚富仍坚守初心。

他在发扬和保留传统木匠技法的基础上,适当地借助电动机械工具,依然坚持传统榫卯结构的运用,不用一颗钉子制作成品,保证每个木质成品坚固耐用。

“现在机械发展迅速,很多家具的制作都依赖机器,学传统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我认为,传统技艺不能丢。”吴厚富说,“时代在进步,我们可以在设计方面多动脑筋,但不能丢掉传统的手艺。如今,我还经常在自家的作坊里做一些传统手工家具,准备留给下一代。”

时代的变迁,不仅让老手艺人渐渐被淡忘,还让木工这一类传统手艺面临着传承危机。“做传统木工其实不难,最重要的是要专心,有耐性,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而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这行辛苦又不太挣钱,所以传承是个大问题。”采访即将结束时,吴厚富这样说。

记者手记

吴厚富作为一名普通的木匠,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传统手艺,几十载初心不改。这不仅是匠心精神的诠释,更是平凡劳动者的真实写照。

每一种手艺都会有没落之忧,而正因为这样才让人觉得它们可贵。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只期望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传统手艺的宝贵,学会“承担”,将这些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让榫卯结构这样的瑰宝不至失传。

2022-12-0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96283.html 1 3 吴厚富:坚守榫卯工艺的老木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