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答:(1)佩戴前确定口罩的内外面,内面为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贴合口鼻,外面为深色面。
(2)压条应从中间压紧,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拉开褶皱,包裹口、鼻、下巴。
(3)确定口罩的密闭性,哈一口气,确认两边有无漏气,如有漏气,可以适当调节耳带。
(4)取下口罩时,应从耳后摘下耳带,外表面等于污染面,请勿触碰,取下的口罩扔到垃圾桶内。
2.哪些场景必须佩戴口罩?
答:(1)当进入公共场所,不论是小区、单位、商场、超市,都要佩戴口罩。
(2)在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
(3)在乘坐电梯、进入地下车库等密闭环境时,要规范佩戴口罩。即使电梯里没有同乘者,也应佩戴口罩。
(4)出门遛弯,到楼下超市买菜,到小区门口拿快递,都要注意戴好口罩。
如果能同时做到这3点——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感染病毒风险会显著降低。
3.“七步洗手法”,应该怎么做?
答:(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4.如何正确看待奥密克戎变异株?
答: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1)从临床观察来看,奥密克戎传播性较强,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很多人甚至没有高热症状。(2)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
5.不同级别新冠患者有哪些症状?
答:目前临床对新冠患者有明确的分级标准,从轻到重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患者、普通型患者、重型患者、危重患者5个级别。
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但没有呼吸道症状,没有发热,没有咳嗽,没有咽干咽痛也没有肺炎,即没有自我感受到的明显不适。
轻型患者:核酸检测阳性,有发烧、咽干咽痛,有咳嗽,甚至有头痛、肌肉酸痛,但肺部CT没有肺炎表现。
普通型患者:是指在轻型患者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肺炎的表现,经医生诊断,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
重型患者:普通型患者在治疗后仍得不到缓解,肺炎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降低等呼吸衰竭表现,胸部CT显示肺炎快速进展。
危重型患者:是指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呼吸机支持,或者出现休克、需要ICU支持的器官衰竭等情况。
6.如何接收快递?如何正确对快递进行消毒?
答:(1)通过无接触方式收取快递。尽量户外拆包装,拆下的内外包装及时丢弃。戴好口罩和手套,拆完后对接触台面进行擦拭消毒。收取和拆包的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
(2)物品外包装和内包装可使用消毒液喷洒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喷洒消毒以包装可见湿润或消毒液挂珠为宜,消毒后放置10-30分钟再接触。
(3)如果不急需,可将包装打开后放置阳台等通风处。处理完后,及时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清洁洗手。
7.外卖、团购的食品,该如何正确消毒?
答:一般而言,可以对采购的果蔬外包装进行消毒。
但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75%乙醇),对蔬果本身消毒,这样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