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群言堂

秦桧的历史侧面

王厚明

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桧,于宋高宗朝两次拜相,秉权十九年,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史上称其“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斁伦”,晚年“动兴大狱,胁制天下”,因杀抗金名将岳飞而留下千古罪名。

秦桧也曾主张抗金。1115年,25岁的秦桧中了进士,被朝廷补录为密州教授的官职,在考中茂科之后,又担任了太学学正的官职。1125年,金军入侵宋朝,直取东京。宋廷上下一片惊恐,包括秦桧的岳父王仲山在内,不少人选择投降金朝,成了汉奸。但是当宋钦宗召集大臣商议的时候,秦桧却认为“不宜示怯,以自处削”,要求对金军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正月,在宋朝军民奋力抗击之下,金将斡离不见难以攻下汴京,便提出勒索条件议和。此时身为太学学正的秦桧慷慨陈词反对议和,但人微言轻,未能如愿。后宰相张邦昌让他出使金国,商议割地之事,秦桧认为此举有辱气节,因此坚决推辞:“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靖康元年八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侵,想一举灭亡北宋。宋钦宗打算用金帛赂其撤兵,准备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的时候,朝中包括范宗尹在内的70位官员同意割地,秦桧等36位官员坚决反对。

当然,秦桧这种主战抗金的血性随着他同徽、钦二帝被掳至金、并为挞懒所信用而消散,此番经历左右其思想,返宋后政治态度由主战转变为主和,属于变节后的投降派。

在宋代王明清的《挥麈余话》中记载,靖康初年,时任御史的秦桧向朝廷请辞,回到老家建康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在县城租了栋房子居住。上元县令张师言听说后,上门拜访。当时正值酷暑,秦桧说:“房子尚可,只是朝西晒,炎热难当,有一凉棚就好了。”本是随意一说,不想次日清晨,秦桧就听得屋外一阵斧头劈砍之声,起床一看,只见一个新凉棚矗立面前。在辞官无职无权之时,张师言没有人走茶凉,仍对自己关心备至,令秦桧感动。之后秦桧任相,而当时张师言已年过七十,按规定不得提拔,且须马上退休。但秦桧将张师言年龄减去十岁,提拔为楚州知州。秦桧以权谋私,私恩公谢,把官位当作自己的私财了。

秦桧狡黠。宋岳珂《桯史·卷三》中就讲述了秦桧诈改币制以救市的过程。临安府尹曹泳曾向秦桧报称民间钱币急缺,市廛无法交易。秦桧闻后笑曰:“这个容易。”吩咐工部文思院官(宋代文思院负责大内制造金银工巧之物):“我刚刚接到圣旨,朝廷欲变更币制钱法,烦你依旧样儿赶快铸造一串钱币,我将呈进御览。现在流通旧钱很快作废。”并要求次日午时完成。文思院官连夜召集工匠加班铸造样钱。消息传出,富家大户纷纷将所藏钱币取出大肆购物,以致物价大涨,市场钱币流通涌溢。而当文思院官按时将所造钱样送到秦桧处,却沉寂久之而再无下文。

秦桧相府前有棵石榴树,果实成熟后秦桧暗中数清记在心里。某日忽然发觉少了两个石榴,于是疑而不言。一日,他于衙署前列阵排马,突然命令左右取斧子伐树。有一贴身近侍在旁边急着对秦桧道:“此棵石榴树果实甚佳,砍伐实在可惜。”秦桧喝道:“你偷我石榴了!”近侍惊得当即跪地服罪。这桩同样载于《桯史·卷三》的旧事虽小,却足见秦桧心机之深且细,也可见其驭人治事的手段。王夫之说,“秦桧者,其机深,其力鸷,其情不可测。”

开禧二年(1206年),曾被宋高宗赐以“忠献”谥号的秦桧,又被宋宁宗追夺王爵,并改其谥号为“缪丑”。尽管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掌权,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又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但这并不能改变秦桧史上奸臣之恶名。

南宋大儒朱熹云“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是谓公论。

2023-02-03 王厚明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11831.html 1 3 秦桧的历史侧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