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杨歌
本报讯 进入5月,小龙虾开始大批量上市。近日,在义亭镇陇头朱村的“稻虾轮作”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忙着一笼一笼起虾,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悉,2022年,陇头朱村开始尝试采用“稻虾轮作”的方式,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结合,让养虾、种稻两不误,实现了“一田双收”。同时还带动了龙虾产品加工、龙虾垂钓等产业联动发展。“我们村的小龙虾养殖环境好,品质上乘,一点也不比外地的小龙虾差。”陇头朱村党委副书记朱国兵说。
“去年,我们的虾苗主要从外地运来,路途远、变数多,死亡率较高。今年,我们投放的是自己培育的虾苗,不仅节约成本,成活率也高了很多。”朱国兵告诉记者,“今年小龙虾长势喜人,现在每天的捕捞量都能达到1000斤以上,捕捞期可以一直持续到6月底。”
欣喜于小龙虾丰收的同时,朱国兵也有些担忧。他说,进入夏季,尤其是“五一”过后,来自湖北、江苏等地的小龙虾大量涌入市场,对本村小龙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小龙虾有打洞的习惯,如果不能及时捕捞,就会产生稻田漏水、肥力下降等问题。希望有人能帮帮我们,不要让小龙虾积在稻田里。”
了解情况后,市场集团积极牵线搭桥,为陇头朱村对接到了新马路菜市场经营户杨传丁。杨传丁说,自己以前卖的都是湖北小龙虾,陇头朱的小龙虾好不好卖,心里也没底。“卖了几天之后,顾客的反响还不错。陇头朱村小龙虾肉质鲜嫩,口感好,基本上每天上午就卖光了,还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杨传丁说,“现在我每天都从陇头朱村拿四五百斤龙虾,之后也会考虑长期和他们合作。”
近年来,市场集团积极开展助农帮扶活动,上溪镇的桃子、佛堂镇的莲藕、江西菜农的蔬菜、武义的橘子……从山野乡村到市场社区,从市内到省外,从线上到线下,市场集团用真心贴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