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深化教育改革 破解发展难题

市国贸学校:让职业教育“有盼头、有学头、有奔头”

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助力幸福湖樱花节活动。

绘画社团为幸福湖樱花节绘制风铃。

汽修专业学生喷漆实训。

茶艺社团成员服务“一带一路”青年创客论坛。

市国际商贸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隶属于义乌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校。学校现有教学班78个,学生28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计事务、界面设计与制作、幼儿保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运动训练12个专业。

市国贸学校立足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秉承“以人为本、个性成才、德技兼修、产教融合、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培育以“义行天下,创享美好”为中心的“美好”校园文化,基本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和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把服务义乌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义乌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 教育内涵更有“学头”

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学校建设电子商务学院、幼儿保育学院、汽修工匠学院和传统技艺研学中心、体育运动训练中心为主体的“三学院两中心”,其中汽修工匠学院的汽修专业和传统技艺研学中心的旅游专业开展浙江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推动各专业产教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建设有国际金钥匙学院、附属幼儿园等产业学院6个,校企合作单位32家。在汽修工匠学院构建“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和创新型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引进70位企业师傅,采用4天专业课+1天文化课的“4+1”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聘请一批企业、行业技师骨干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学校鲍正浩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和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爱岗敬业汽修工楷模”。学校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青年工匠2人,金华市技术能手1人,义乌市首席技师2人,义乌市技能大师3人。

学校校企合作平台双实双创基地获评工信部全国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和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项目,职教集团汽修实习实训中心获批浙江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项目,“乌商驿站—义学空间”获评浙江省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学校产教融合经验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探索旅游专业群“1234”人才培养模式》入选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 学生成长更有“奔头”

学校建设与普通教育双轨平行、相互融通、具有同等地位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遵循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规律,满足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为学生搭建高质量升学通道,畅通高水平就业渠道。学校坚持一体设计、学段衔接、技能递进,积极推进中职与高职、中职与职业教育本科贯通式培养。

学校与湖州师范学院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中本一体办学,为学生铺设了直通本科的快车道,实现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无缝衔接;联合义乌工商学院积极探索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中职、大专5年不分段均在本地就读,通过“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

学校提升长学制人才培养招生比例,升学成绩逐年提高。2023年招生计划中,升学班级人数占总人数的91.92%,其中中本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招生675人,占总计划数的51.92%;开设高职考招生520人,占总计划数的40%。2022年学校高职考中,参考学生252人,251人上线,本科上线人数45人;中高职一体化毕业生376人,其中367人升入高校。

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 个性发展更有“盼头”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定位。学校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推动“劳动创享美好”德育品牌建设,以“德育+教学+管理+文化”的四轮驱动模式,开展“向往、追求、美好”的三级阶梯式培养,高一职业认知、高二技能提升、高三终身发展,培育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学校承办多项金华市级、义乌市级职业能力大赛,开展校技能比武、校创新创业比赛、职业素养大赛,举办魅力实践周、樱花节、运动会、技能节、体育节、毕业作品展和文艺晚会等活动,参加茶博会、旅博会、文博会、森博会等博览会,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尽显风采,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年来,学生在职业技能、创新创业、文明风采比赛中捷报频传,获得国家级奖项3个、浙江省级奖项5个、金华市级奖项75个。学生参与浙江省运动会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义学空间”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124次,开展魅力实践周活动108次。

市国贸学校直面发展中的“堵点”“痛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创新举措,打通“堵点”,发展“亮点”。学校强调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直面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直面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巩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打通高质量升学通道,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层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全媒体记者 柳青 通讯员 吴驰昊 宋妍

2023-05-31 市国贸学校:让职业教育“有盼头、有学头、有奔头”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46757.html 1 3 深化教育改革 破解发展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