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指的是运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肤表面出现瘀点、瘀斑或点状出血,即“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例如,发烧或是减肥的人可以通过刮痧拔出体内的寒气、湿气,中风偏瘫患者可通过刮痧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目的;另外刮痧还有预防疾病的作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许多人认为,刮痧后出现紫色到黑色之间的痧色,代表身体里寒气重;鲜红到潮红色之间的痧色,代表体内有风、湿、热。其实不能单凭出痧的颜色判断病症的寒热轻重。因为出痧的过程是一种毛细血管受外力挤压后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而使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痧斑的深、重、浅只是一项参考依据,具体还要现场观察。
不过刮痧虽好,也有许多禁忌,市民需要格外注意:重度心脏病、肾衰竭、肝硬化腹水者、全身重度水肿者不能刮痧;大血管显现处禁用重刮,可用棱角避开血管用点按轻手法刮拭,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用轻手法;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病,皮肤破损溃疡、疮疖、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及外伤骨折处禁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妇女的乳头禁刮;眼睛、耳孔、鼻孔、舌、口唇五官处、前后二阴、脐窝(神阙穴)处禁刮;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拭,以免出现晕刮现象;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颈部禁用刮痧(1岁以内婴孩禁用);对尿潴留患者的小腹部慎用重力刮痧,以轻力揉按为准;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