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财经

凡真财经 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财经故事

央行重磅出手稳汇率

央行重磅出手

7月20日,据人民银行官微,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

在此消息发布之后,人民币沸腾了。当天早盘,离岸人民币狂拉超500点。叠加着前一天晚上发布的民营经济利好,当天早盘A50、港股和A股都有不错表现。

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主要影响境内企业跨境融资行为。参数的调节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宏观经济、企业融资需求和外债风险敞口,通常来说,参数下调意味着境内企业跨境融资敞口空间进行压缩,相应地将减少跨境资金流入、减少我国整体外债规模;参数上调,则是在扩大资本流入,其中包括境内机构借用外债空间进一步扩大等,属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之一。

有专业人士认为,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有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避免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

影响有多大?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建立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债事前审批,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最初该管理框架进行了小范围试点,而后扩大至全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规定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1。2020年3月,为强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202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回调至1;202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0.3上调至0.5。

从最近的一次调整来看,参数调整对汇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2022年10月25日,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在那之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就逐渐见底。

20日,在这一参数上调之后,离岸人民币更是迎来了大涨,到晚间,人民币持续大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一度涨超600点。与此同时,权益市场表现也相当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这似乎并非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动作,而是多部门联动。

7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商务部表示,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主动对照高标准经贸协议相关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推出新一批创新试点举措,稳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制度型开放。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限制。在继续落实好现有政策基础上,将聚焦外资企业重点反映的公平竞争、投资便利化、要素保障等共性诉求,推动出台新一批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宣传贯彻落实,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提升外资企业的获得感。

申万宏源贾东旭团队认为,本次调整是将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从1.25上调至1.5,达历史最高,从而令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再放大25%。如企业或金融机构自身有较强的跨境融资需求、并且此前已达余额上限,则本次上调系数后,企业或金融机构可跨境融入更多资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表示,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有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避免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

一则大消息

7月20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77%,前值为2.54%。

与2023年5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12%,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5%。

Swift数据还显示,今年6月,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分别以42.02%、31.25%、6.88%和3.36%的占比位居前四位。

其实,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民币的好消息不断:

首先是印度石油公司是通过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向中国银行支付人民币,来结算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交易,自6月以来,该公司已使用人民币结算了多批从俄罗斯进口的货物。消息人士还透露,印度三家私营炼油厂中至少有两家也在使用人民币支付部分俄罗斯进口产品。

其次是阿根廷政府当地时间6月30日使用特别提款权和人民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偿付了27亿美元到期外债——这是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付外债。

另外,在亚太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为最常用货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公布此前报告显示,今年4月,人民币成为亚太地区最常使用的货币,支付规模3年内增加超过3倍。

2023-07-23 凡真财经 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财经故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62499.html 1 3 央行重磅出手稳汇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