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最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何丽娟:真情奉献“最可爱的人”

7月24日上午,人来车往中,位于国际商贸城三区3楼的商城爱国拥军艺术团格外显眼。作为拥军艺术团“团魂”,团长何丽娟倾情拥军,用文化架桥梁,打开双拥工作一扇窗,共建军民鱼水情,共筑强军中国梦。

一片真情奉献双拥

何丽娟出生于军人家庭。身为军人子女,她秉承军人坚毅的品格、感恩的情怀,始终将一片真情奉献给“最可爱的人”。从搏击商海的女老板到爱国拥军的排头兵,何丽娟坚持初心不改,深怀感恩之心不变,传承弘扬拥军优良传统,将文化拥军进行到底。

2011年,对于何丽娟而言,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份。机缘巧合下,擅长唱歌的何丽娟参加了为驻地部队送温暖活动。“部队官兵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我,我觉得我有责任为‘最可爱的人’做点事。”她由衷地说。

在何丽娟热情真诚、刚毅果敢处事风格影响下,一群国际商贸城三区的义乌老板娘加入拥军队伍。2012年,义乌市场第一支女子拥军队伍“诞生”。通过联系对接,这支拥军队伍与驻义部队16分队结对共建,连续三年在“八一”建军节期间,通过筹办文艺汇演、物资慰问等形式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为官兵送去温暖与欢乐。

2015年,在市爱国拥军联合会指导下,爱国拥军艺术团成立,何丽娟被选为团长。随着艺术团发展壮大,6年后,由商城集团发起,市场经营户文艺骨干响应,爱国拥军艺术团“升级”为商城爱国拥军艺术团。“如今,艺术团拥有50余位成员,平均年龄约40岁,每个人都倾力奉献、积极奋进。”站在成员风采榜前,何丽娟向记者逐个介绍。

一支创意舞蹈“出圈”

2015年12月,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联合会与中国艺术家发展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为祖国喝彩之百花齐放”中华民族歌舞大赛上,何丽娟和队友创作的节目《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获舞蹈组银奖。当雄壮庄严的舞蹈伴奏响起,爱国拥军艺术团闪亮登场,18朵“木兰花”随着音乐起舞,挺拔的身姿,铿锵有力的动作,引得台下观众送出如潮掌声。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是一首军歌,大家表演时,必须更加严谨,尤其注重细节。”何丽娟回忆道,10月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组织了艺术团进行排练。一群姐妹每天早上8点赶到国际商贸城走廊上排练,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

抵达北京参演,既要负责队友吃住行,还要筹备彩排、做造型,每个细节环环相扣,整个过程很辛苦。再回首,何丽娟依然觉得累并快乐着。实际早在义乌军民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文艺演出中,何丽娟和队友带着这支舞蹈首次亮相即惊艳全场,受到军地双方一致好评。

“能用自己一点特长为人民子弟兵送去欢乐,我觉得很有意义,更要坚持做下去。”虽尝尽酸甜苦辣,何丽娟依然热情不减,全身心带好拥军艺术团。

此外,每逢建军节或重要传统节日,她无一例外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前往部队,表达爱国拥军之情。遇到驻地军队老兵退役,何丽娟和其他成员还会送上飞机模型,让他们铭记“第二故乡”。

拥军之路进行到底

拥军艺术团自成立以来,不断强化特色创新,排练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力作,获得广泛赞誉。这支群众业余拥军队伍讲奉献、有激情,自编自演节目,深入部队、社区、村庄,上演丰富多彩的节目,成为当地闻名遐迩的拥军文化名片。

2017年3月,驻义部队军政领导带着全体官兵到国际商贸城三区市场,看望这群无私奉献的市场老板娘,为她们送上一面“商城盛开双拥花 军民融合建国强”锦旗。“这一刻的荣誉属于整个艺术团,我感到无比自豪。”授旗当天,何丽娟将众人推上台前,自己则站在人群身后。

积极慰问部队官兵、资助残障学校发展、开展春蕾助学活动……何丽娟和艺术团成员们约定,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不计报酬、不计得失。

双拥道路上,何丽娟热忱不变、初心依旧。“我们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她坚定地说。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文/摄

2023-07-27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64193.html 1 3 “最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何丽娟:真情奉献“最可爱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