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在很多人看来,疗愈失恋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可是,刚分手就“无缝衔接”新恋爱,会不会显得对上一段感情不够尊重?
景明(化名)对此感触颇深。他刚和现任在一起时,就不敢“官宣”,而且还偷偷摸摸,生怕别人知道。因为景明刚结束上一段恋情,没过多久就决定和现任在一起。
景明和前任的矛盾主要是经济问题,前任家境优越,自打两人相处以来,前任一家都感觉自己高人一等,是景明高攀了女方,为了维持这段5年之久的恋情,景明一再隐忍尊重女方,但女方家庭的无理傲慢最终击垮了景明的底线。“我可以忍受她的任性,但是父母辛苦培养了我,我不希望他们的晚年还过不安生。”景明说,两人分手的导火索源于购置婚房,女方要求他必须在市中心买房且写上女方名字,但景明父母去年才为他装修好了城郊处的婚房,这令他十分为难。女方强硬的态度,最终让景明下定决心分手。
分手后,景明表现得很失落,整个人恍恍惚惚,工作也总是出错。此时,原就跟他关系很好的女同事汐月(化名)察觉到了他的情绪,于是经常陪伴关心他,引导他走出失恋的阴影。景明逐渐振作起来,这时,汐月也向景明表白了。汐月说,自己一直喜欢景明,但景明以前有女朋友,她只能默默祝福,如今景明单身了,她希望为爱勇敢一次。景明十分感动,欣然接受了汐月的表白。
景明和汐月低调在一起后,精神状态大为改观,其他同事都猜测景明是不是又谈恋爱了。正当景明准备“官宣”时,前任却找上汐月,质问她是不是第三者。电视剧般的情节发生在自己身上,汐月只觉得五雷轰顶,丢人丢到家了。在前任咄咄逼人的质问中,汐月大脑一片空白,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原来,在前任心中,这次争吵不过是冷战一段时间,以此逼迫景明妥协,但没想到汐月的“插足”,让前任的计划“打水漂”,眼看着形势不妙,前任只好先发制人。
这时,单位也传出风声,景明是因为想跟汐月在一起,才跟前任分开的,后来谣言越传越离谱。景明心里不好受,觉得对不起汐月,于是跟汐月商量,继续以同事相处,不公布恋情,等风言风语过去之后再“官宣”,汐月同意了。
约定好以同事的方式相处后,景明和汐月都很谨慎,有时候同事无意间跟他们开个玩笑,他们都“严词拒绝”,表示双方只是同事关系。一段时间后,单位恢复了平静,有人张罗着给汐月介绍对象,也有人劝景明不要总困在过去,赶紧再找一个,早日成家立业。
以单身示人的景明渐渐地在单位里立足了“痴情”人设,一些同事甚至开玩笑,建议景明“天涯何处无芳草”,就在本单位找一个也挺好。后来在一次单位活动中,景明和汐月正巧被分在一组做游戏,并为队伍赢得了胜利。庆祝时,趁着同事们乱开玩笑、乱点鸳鸯谱时,景明“半推半就”说要跟汐月尝试相处一下,两人相视一笑,顺势“官宣”了这段曾经不被看好的感情。
现在景明和汐月的感情很稳定,计划年底领证结婚,但他心里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大家不能接受感情的“无缝衔接”呢?好像有人乘坐地铁,刚下车,就赶上了下一趟地铁,这不是也很正常,更何况感情呢?空窗期短,难道就可以成为人们发动言语攻击的理由吗?
◎记者手记>>>
情感空窗期,一般指从一段情感结束到另外一段情感开始的中间空白阶段的时长。花多长时间忘掉前面一段感情,取决于很多条件,比如感情有多深,相处是否愉快。事实上,并不需要一个空窗期表示对前一段感情的缅怀、尊重。
以景明的经历为例,空窗期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衡量感情的标尺,而是对感情中人的状态的描述。空窗期可长,当然也可短,如果你暂时走不出,或者找不到合适的人,可能空窗期就很长。而且很多时候,在这段长长的空窗期期间,你并不是在难忘上一任,而是在烦恼下一任何时出现,所以空窗期的长短不能代表什么。如果空窗期很短,可能真的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也是一种自身能力的体现,一个人越优秀,等待他的人越多,空窗期越短。空窗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不能代表是否薄情。
但在现实中,一个人的空窗期越久,往往会被打上“痴情”“专情”的标签。空窗期越短,就被认为薄情。其实,只要对每一段感情负责,爱的时候认真爱了,这就是对感情最好的尊重。但为了避免空窗期尴尬和自我魔咒般的设定,要开始下一段感情时,必须将上一段感情梳理清楚,断干净,最好来一个正式“官宣”,这样就不怕被诟病空窗期的长短了。
时间在走,人总是要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