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手里的钱利用好,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存款?利息越来越低;消费?又怕花钱;投资?风险极大……
就在银行冲刺2024年开门红的最后时刻,12月22日,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落地。这是今年内第三次存款降息了,在历史上都没有过如此高的频率。本月LPR没降,很多人以为存款也不会降,其实,本次存款降息,目的还是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现在除了北上,多数二三线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跌破4%。上海首套只要4.1%,房贷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但现在居民买房意愿下降,就算贷款,也不敢拉足杠杆,还有不少人提前还房贷。大环境不好,银行的定期存款激增。
用自己的钱都不敢消费,更别提借钱消费了。存款揽过来了,贷不出去,无疑会增加银行的净息差压力。结果只能从负债端入手了,继续降息。但是随着市场无风险收益的下行,货基,银行R1理财等活期,收益也会跟着降。因为这类资产,大笔钱也是投向了协商类存款。除此之外,国债,券商收益凭证等保本资产,利率也会跟着下调。我们可以算一下,如果你想每月拿到1万元利息,一年12万元利息。假设年化4%,需要准备300万本金,当利率跌到2%,你要准备600万,多付出一倍的本金。当利率跌到1%,你需要准备1200万本金。30年前,一年期银行定存,可以达到年化10%,今天已经跌到了1.45%,未来随着低增长,低通胀时代的到来,利率还会继续下行,如果未来跌到0.5%,你想每个月花1万元利息,需要准备2400万本金,比年化4%的时候,多攒2100万。这就是利率下行带给普通人的影响,钱越存越少。
存款降息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也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投资需求疲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降息措施。这也是为了促进市场利率的合理下降,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推动资金流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存款降息带来的影响,适应经济变化,寻找更多的投资和理财方式。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风险管理,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在选择投资渠道时,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