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浙大四院实现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新突破

▢ 全媒体记者 谭祉潇

近日,浙大四院心内科团队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成功为一位患二尖瓣反流的老年人修补无法闭合的“心门”。

陈爷爷(化名)今年已73岁高龄,既往有长达2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且心脏支架植入9余年。家属表示:“老爷子胸闷不适已经8年了,以往在家休息静养就能明显缓解。但近两个月,静养也无法缓解胸闷,就来医院看看。”

心超检查发现陈爷爷是二尖瓣脱垂导致心脏瓣膜闭合不严,完善无痛经食道心脏三维超声检查提示,病变位于后叶P3区紧邻交界,瓣叶闭合见宽约2mm缝隙,造成大量偏心性反流。

什么是二尖瓣反流?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夏淑东说,二尖瓣是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重要“单向阀门”,如果二尖瓣发生了病变,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称之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反流。患者会因大量血液倒流导致外周供血量降低,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有心脏外伤者、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等都是二尖瓣反流的高危人群。

夏淑东介绍,对于程度较轻的慢性二尖瓣反流,以观察病情是否进展为主,若有症状,需服药控制。若病情加重,需手术修复或更换二尖瓣。传统心脏瓣膜疾病手术大多需要借助体外循环支持,在心脏停搏下开胸进行,创伤大。对于全身机体功能明显下降的老年人来说风险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容易发生。

结合陈爷爷实际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夏淑东决定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为陈爷爷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据悉,该手术室有一项基于外科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经导管介入技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该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机器辅助、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对心脏功能及人体的损伤相对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在食道心超的精准定位和引导,心脏介入中心、麻醉及护理团队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心内科医生的精细操作下,陈爷爷的手术顺利结束。术后,陈爷爷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明显改善,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目前已恢复出院。

近年来,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实现了瓣膜微创介入手术的快速发展,此例手术在浙大二院瓣膜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继常规开展经导管(股动脉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对二尖瓣介入治疗的突破。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浙中地区结构性心脏病极高危及重症、高龄患者带来了新选择、“心”希望。

2024-07-25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74955.html 1 3 浙大四院实现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新突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