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商城年味浓,欢喜过大年。赏民俗、逛市集、品美食,义乌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一系列充满年味的新春文旅活动,在满足游客节日需求的同时,不断释放消费新动能。
2月4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落下帷幕。据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春节假期,我市共接待全域游客量94.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8%;过夜游客量34.8万人次,同比增长22.91%。“义乌好好逛·宝藏义乌年”2025新春文旅消费月活动启动以来,推出“嗨购年货”“趣品年味”“畅游年景”三大主题板块,加强活动供给,挖掘消费活力,丰富年味体验。
追着“非遗”过大年,成为这个假期旅游市场的潮流。携程、同程、飞猪、途牛等各大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包含非遗景点、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增长30%至40%,携亲友逛灯会、赏民俗表演等内容最热门。
春节期间,我市各大公园推出流光溢彩、年味十足的主题灯展,营造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景象,市民和游客赏灯游园、拍照留念,在趣味中迎春纳福。“春节期间,我都会带着家人‘游义乌’,这次特地来绣湖公园看灯展,很好看。”在义乌做生意的印度客商Alahar说。
据了解,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点燃了传统文化游、非遗游的热潮,非遗民俗活动成为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其中,庙会、打铁花等非遗民俗活动,以及拓印、剪纸等非遗手工技艺体验活动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佛堂、义亭、福田等镇街通过举办与潮流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民俗体验、非遗文化表演、庙会灯会等传统年俗活动,以新场景、新玩法渲染年节氛围,带动了酒店、餐饮等综合消费增长。
从迎龙灯、唱戏曲等传统习俗,再到各镇街推出的非遗市集、文化展览等主题活动,不仅让市民、游客亲身体验非遗魅力,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2月3日,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开展的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在江东街道大元村举行。“这场戏让我们大饱眼福。”村民吴大叔直呼过瘾。
春节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电影档期之一。假期里,我市各大影院迎来“春节档”热潮。今年春节档的定档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剧情、战争、动作、悬疑、动画等多种题材,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影。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达95.1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