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生

男子下河捉鱼 受感染险些丧命

▢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本报讯 “没想到只是挠了挠腿,差点要了我的命。”近日,在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区(EICU),经历3周生死考验的张先生回忆起自己的遭遇,依然心有余悸。

此前,张先生下河捉鱼,像平常一样做了挠痒动作,这竟让他险些因脓毒性休克丧命。事发当天,张先生穿着连体防护衣,上岸后未洗手,用满是淤泥的指甲用力抓挠发痒的左小腿,留下一道道红色印痕。当晚,他开始发高烧,小腿抓挠处疼痛感加剧。次日,他前往属地卫生院就诊服药后,症状未得到缓解。第三天,张先生的左小腿出现皮肤溃烂、红肿并出现水疱,胸颈部大面积发红,高烧不退,他当即被家人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就医。

经诊断,张先生为脓毒性休克、皮肤软组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立即转入EICU抢救。市中心医院EICU主任医师王娇解释,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严重阶段,常伴随持续低血压和组织缺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均可引发,其中皮肤感染(如蜂窝织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是常见诱因。

随即,市中心医院EICU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手足外科、肾内科等团队共同参与救治,第一时间控制感染源,对皮肤感染、脓肿部位彻底清创并引流脓液。同时,对患者采取抗感染、液体复苏改善组织灌溉、维持血压、器官功能支持、营养支持等措施,对症治疗。救治中,患者出现血压多次波动、肾功能恶化,一度需呼吸机支持。经过3周全力治疗,张先生最终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王娇表示,皮肤感染并非小事,广大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伤,触碰伤口时注意手卫生,尤其当感染源来自不洁水源时,极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健康小贴士

市民在日常处理水产、海产时也要格外注意,避免被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而感染细菌。如果不慎受伤,伤口较浅,应及时将表面血液挤出,流动水冲洗伤口5分钟,消毒伤口;如果伤口较深,经过基础的消毒处理后,建议立即就医。同时还要密切观察伤口变化,一旦出现红肿、疼痛、发热、局部红斑等症状,切勿拖延,及时治疗。

2025-04-12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43173.html 1 3 男子下河捉鱼 受感染险些丧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