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

“乡音”课堂促融合

▢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本报讯 4月10日晚,稠江街道昌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一周一次的少儿硬笔书法公益课如约而至,辖区十几名少年儿童准点到场参加。

“坐姿一定要端正,握笔姿势也要注意……”孩子们个个端坐在桌前,聆听授课老师讲解,仔细观看对方的亲笔示范。到了练习环节,老师手把手地对大家逐一进行指导和纠正。

一个小时的课程结束,等候在社区门口的家长接上各自孩子回家。“义乌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我们的孩子同本地人一样,也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免费课堂,既方便还免费。”开餐饮店的江西籍创业者卢开亮说,自从上了公益课后,孩子结识了好几个新伙伴,性格都变得开朗起来。

据了解,昌德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流动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的融合型社区,辖区外来人员量大面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昌德社区因地制宜开设了“乡音”课堂,促进外来建设者与本地居民融合。

“周二是小小主持人课,周四是少儿硬笔书法课,周日是托育课堂……”昌德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乡音”课堂以公益课为主,目前设有少儿公益课、成人公益课、德育公益暑期夏令营及志愿服务四大活动。

2025-04-12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43180.html 1 3 “乡音”课堂促融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