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香麟
一年四季,雨水家族占了二十四个节气的七个席位——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雪有绝世颜色,有高于白玉之美的品质,有覆盖大地、变人间为缟素世界的本领。雪不同凡响,是雨水家族的翘楚,冬天的王后;世界因为有她,才有白雪公主,中国因为有她,才有白毛女那个雪花飘飘,才有林海雪源,才有雪莲、雪豹、雪海、雪夜上梁山……如同高山流水说不尽。雪孕育童话,催生传奇,为人生铺展七彩道路,铺展文化路、艺术路、体育路、国防军事路等一系列文明之路,路路风光灿烂。
雪柔情似水,耿耿追随岁月,跟随岁寒三友松竹梅,与她们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岁岁年年坐享万家灯火,坐享除夕“瑞雪兆丰年”那一片红彤彤的祝贺。雪又威猛如火!敢为铁马金戈、驰骋万里疆场。历史上多少兵家名将,利用雪的力量打败敌人,当年欧洲拿破仑,因雪败走莫斯科;纳粹德国,又因雪败走斯大林格勒。中国历史上不知打了多少雪的战争,其中最经典的莫如大唐李愬将军雪夜袭蔡州,直捣贼窝活捉反贼吴元济,创造大唐兵不血刃的传奇,雪成了蔡州战役胜利的法宝,成了苏联卫国战争伟大胜利的法宝。雪既是进攻武器,也是防御和练兵练士气的武器,当年红军万里长征就是雪的英雄故事,那艰苦卓绝的战斗画面,都浓缩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让千里岷山雪感到骄傲而喜笑颜开;岷山雪红了,雪化了,雪全部变成革命英雄乐观主义的飒爽英姿。
在祖国大西北,雪和边防战士日夜厮守在一起,花开花落不分离,让诗人感叹,也让我们感叹,感叹在唐诗里看到戎马生涯的风雪风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诗人岑参题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的开头两句,几乎一下子把我们带进天山茫茫雪海。全诗十八句,一个雪字开头,拉开宏伟场面,雪字结尾:“……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如此朗朗上口的风雪诗,让人读了兴奋愉快。他的另一首《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二联诗,写得同样有声有色,“走马行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八句诗里四个雪字,就象一串珍珠项链上的四颗红宝石,璀璨夺目,尤其是“雪片阔、马蹄脱”这样生动写真的突出文词,把出征在严酷环境中的封大夫,连同军队的人物风貌和威武气势,表达得神彩飞扬;真实而有力地反映了大唐帝国为保卫领土完整、百姓安危而雷厉风行的军事表现。
以边关军事生活为题材的唐诗很多,但善于高歌雪品奇情的诗作并不多,除了岑参,另一位高手要算卢纶了。卢纶的一首五言绝句《塞下曲》,可以说是占尽天下风光。该诗为四首一连的绝句组诗,其中第三首仅用一个雪字,就把整首诗的境界提振得雄阔壮丽、气象万千。“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短短四句,将一幅在大雪夜幕下突然集合轻骑兵的军事行动,刻画得虎虎生风,气势如虹,把人和雪紧紧融为一体,激活了雪的边关特色,激活了轻骑兵弓刀出鞘雪花溅的威武气势,这样精练雄壮的诗句,达到人雪意境优美极致的高峰。
雪神通广大,品格高端独特,不啻诗词之魂,因而让雨、冰、霜兄弟们高不可攀;雪每一次来到人间,都会留下充分的历史印记,既能以物色改变世界,又能以品格感触人心灵魂,吸引英雄豪杰抒情寄怀,抒发一切忧郁慨感,多少圣贤伟人,热血丹心和雪住,崇高理想共雪眠;在这一方面,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超越了岑参和卢纶。毛主席伟大传奇的一生,成功思想铸就雄文四卷,诗词一集,他笔耕在诗词里的雪,问鼎国家命运,力挽民族危机,呼风唤雨、横扫牛鬼蛇神,如果说万里长征诗的岷山千里雪,是欢送革命胜利之师的笑容,那么时隔一年后(一九三六),毛主席为国共谈判而带到重庆去的一篇《沁园春·雪》词,那开头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就是新中国将从冰封中诞生的万里红旗飘吗?据说毛主席在重庆把《沁园春·雪》原作,赠送给前来拜访他的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柳先生如获至宝,即抄稿发表在重庆日报上,轰动了整个陪都重庆市,就连蒋介石都被惊震,忙令麾下文伶笔秀,赶快起来追和应对毛主席沁园春“雪”诗,结果并没有发生让老蒋满意的事情。
伟人的《沁园春·雪》,宏辞激越绝千古,气贯长虹,他心中的雪,非比一般,除了雪原有的洁白无暇,更钟灵一片火红的精气神,他诗词中的雪字、雪题,不是浪漫豪情,就是激扬革命英雄气概。毛主席用一个“雪”字写出惊世骇俗的史诗,如春风温暖大地,鼓舞人民,雪在他笔下出神入化、高深莫测,或许是要为受尽苦难的祖国母亲报仇雪耻,而牢记雪、雪、雪,为雪卧薪尝胆数十年;或许是要为中华民族洗雪被帝国主义奴役欺侮百余年的耻辱,而不忘雪、雪、雪,为雪十年磨一剑;或许是要为中国洗雪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的称号而刻骨难忘雪、雪、雪,为雪奋不顾身斩豺狼!不管是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耻辱,都在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统统的洗雪了,而且是翻天覆地的洗雪了。
毛主席诗词预言,似乎都与雪相关,不管他心中的雪有如防卫利器,或有如鲜艳花朵,都一样出落得密不可分,他用香花似的雪,对和陆游《卜算子·咏梅》,陆游消沉地说:“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毛主席开心地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陆游叹息地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毛主席自豪地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雪爱跟随梅花,梅花爱雪伴,自古梅雪不分家,梅夸雪白,雪赞梅香,为此,宋代诗人卢梅坡的梅花诗,简直就是在为梅雪做红娘:“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落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又有宋代开化梅花诗人张道恰,爱梅如生命,把自己比作梅花:“金兰气味无人识,玉雪襟怀只自知”,他一生不知写了多少梅花诗,十有八九不离雪,可惜留下传世的并不多。祝愿白雪和梅花年年相约相逢,天长地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