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掌故

白云深处 龙住寺

◎徐光海

大街乡新槽村科里自然村原是个行政村, 2008年4月与原新槽村合并为如今的新槽村。新槽村距大街乡政府驻地约0.74公里,东至大街村,南至杨村村,西、北与溪口镇枫林村接壤。原属科里村的邱家自然村位于海拔600多米的白云山上,白云山曾有一座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寺庙,在龙南山区颇具影响。

相传,某年朱元璋抗元兵败,带着几个随从逃至邱家白云山上。元兵追得紧,朱元璋慌乱之下躲进山腰的一座寺庙。此时,天空飘下大堆白云,覆盖了整座寺庙。元兵追至,但见白茫茫一片,未发现寺庙,径直向前追了过去,让朱元璋逃过了一劫。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感念邱家白云山上的寺庙救过他,亲笔御书“白云山龙住寺”六个大字,制成一块匾额差人送到白云山的寺庙。因为有皇帝赐名,白云山这座寺庙的名声大振,四乡八邻的民众前来烧香拜佛,香火极旺。朱元璋是否真的避难于白云山这座寺庙,无从查证,但据当地一些老人说,“白云山龙住寺”六字匾额他们都还见过。

四月中旬的一天,大街乡文化干部小王带我们到了新槽村,一起去邱家探寻龙住寺的遗迹。新槽村一位涂姓村干部开车领着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行。俯视车窗外,数百亩中草药基地的芍药花盛开了,鲜艳夺目,惹人喜爱。上山不一会,我们在白云山一个山坞遇见两位挖毛笋的老农,便下车向他们了解龙住寺的情况。69岁的张炳炎是科里自然村人,他说翻过眼前的山岗便是罗家乡岭根村,是他的外婆家,小时候常到外婆家玩耍,一天中要经过龙住寺好几趟。他介绍,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在白云山建起了寺庙,原来叫“白云寺”,占地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三进两天井,两个天井各有一株一人合抱的桂花树,一株金桂,另一株为银桂,两侧另有厢房。据他回忆,白云寺一进供奉弥勒菩萨,二进供奉观音菩萨,三进供奉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左右两边为十八罗汉。一块一人多高的功德碑立于三进的一侧,刻有为修缮白云寺捐资的人员名单、捐资数额。寺庙门口还有两尊叫不上名的护法神,一个身背大刀,另一个手持铁锤,显得威严。又有多座和尚塔,安放着圆寂的和尚。

解放后,就很少有人进寺庙烧香拜佛了,和尚也走光了,村里的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女儿住在寺庙中,看护着寺庙。邱家自然村水田极少,收获的稻谷不多,玉米、蕃薯等旱粮是村民的主粮食。山区野猪多,玉米、蕃薯经常被野猪糟蹋。于是有的村民就将寺庙内的小佛像捧出来戴上笠帽,安放在地里守护玉米、蕃薯,用于驱赶野猪,据说收效不错。

在新槽村居家养老中心,我们见到了正在闲聊的几位老人。67岁的邱国新老人告诉我们,古时候,有一条官道经过邱家自然村,来来往往行人较多。当时,一个邱家小村庄内肉铺就有4家,可见热闹繁华。邱国新老人曾亲眼见过“白云山龙住寺”牌匾,功德碑刻着的捐资人中还有他爷爷的名字。上世纪六十年代,白云寺被毁,功德碑断成三截,被村民捡去用作盖猪圈,而牌匾则不知下落。现在,龙住寺原址已种上了香榧树苗,当地村民说在整理土地时还挖到了许多碎砖、碎瓦片。

2021-05-31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122203.html 1 3 白云深处 龙住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