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掌故

余绍宋编志删吾丘衍

◎方小康

2020年5月13日,县博物馆正式开馆,在余绍宋专题馆展出的印章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印章大多为王福庵、徐心庵、陈巨来、童大年、韩登安、方介堪、叶为铭、若园等民国治印名家所刻。谈及印学篆刻,不由想起衢州乡贤吾丘衍。

吾丘衍即吾衍(1268年—1311年),字子行,自号竹庐、 竹素,别署贞白居士。元代顾梅山在《赠吾世行》诗赞曰:“士友多交接,惟君有敬心。少年精古篆,诸老喜新吟。箫品神仙曲,琴弹山水音。无人知此乐,只在竹房深。”吾丘衍一生著书颇丰,著作有《尚书要略》《晋文春秋》《楚史祷杌》《说文续释》《周秦刻石音释》《印式》《听玄集》《造玄集》《九歌谱》《十二月乐词》《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等,其经典之作《学古篇》详细论述了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四库全书提要》称《学古篇》:“采他家之说,而附以已意,剖析颇精,所列小学诸书各为评述,亦殊有考核。” 鲁迅在《蜕龛印存》序中赞道:“印盖始于周秦,入汉弥盛,所以封物以为验,故其文止于官……后世喜事,盖多其制,向壁刊勒,古法荡然。元吾丘子行力主汉法,世称景附,乃复见尔雅之风,至今不绝。”《学古篇》被后人奉为经典,可谓上承秦汉,下启明清流派之典范。

但是,余绍宋在编《龙游县志》时竟将吾丘衍删去了。

大凡修志,于旧志人物有增无减,是为定例,若无极精确论据,决不敢删。余绍宋所删者共四人,其中便有吾丘衍。余绍宋在《龙游县志》叙例中给出了解释,论据有三:

经考康熙府志《寓贤传》,谓“姑苏人,曾授三衢守,卒遂家焉。长子渊居西安,次子满居开化”,其中并没有言及家龙游,故吾丘衍非龙游县人。

余绍宋所引康熙府志与《吾氏家谱》内容大体一致。《吾氏家谱》 载: “渭公,苏人也,初,为曹彬参军出守三衢,及南唐平,进衔都督,实授三衢太守。生二子。渊、满。公任衢未几而卒于官,墓葬八都吾川大坟头。二子流寓治南之崩坎头,渊之后十四世孙翕,娶余氏,生二子:崇、岗。岗仍居崩坎头,而崇始卜居棠隐,以宏世业。满徙居开化之石井,族大蕃衍,科第文物,复见晖映,遂称‘两浙名家’。衍乃满之第十代孙。”由此可知,吾渭为衢州吾氏始迁祖,吾丘衍为吾满之第十代孙。棠隐即衢江区后溪乡棠村。

衍非县人之证二:《浙江通志》古迹类吾衍宅下云:“衍元初居开化县石井,后寓杭之生花坊”,是衍为吾满之后,实为开化人。

《吾氏家谱》世系图中,自渭公后四代为吾禺, 禺生三子:信、良、何,分别为三支,即石井派、孔溪派、文山派 。孔溪派吾良后六代孙为吾丘衍。从世系图可知吾丘衍为开化孔埠人,即开化县华埠镇华民村人。

王祎撰《吾衍传》云:“太末人,其先为宋太学生,留弗归,因家钱唐,至子行比三世。”宋濂撰《吾衍传》则云杭人,《四库总目》称吾衍为钱唐人,钱大昕《元史?艺文志补》亦然。此为余绍宋认为衍非龙游县人之证三。

元代胡长孺《吾子行文冢铭》曰:“吾衍,字子行,太末人。大父为太学生,留勿归,遂家钱唐。”而明代宋濂《吾衍传》曰:“吾衍,字子行,杭人也。意气简傲,不为公候屈,色尝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辄止之,通姓名,使其登乃登。”

可见,吾丘衍后居钱唐生花坊,曰钱唐人或杭人也未尝不可。

那万历、康熙两旧志为何将吾丘衍误为龙游人?余绍宋分析,应是王袆有“太末人”一语。民国柯劭忞《新元史》亦云“由太末徙家钱唐”。所传吾丘衍所著《学古篇》《闲居录》等书多自署“鲁郡吾丘衍”,王祎或据以入传,此系文人喜用古称之通习。开化在秦汉时地本属太末,衍称太末本无不可,这在明万历十六年《赵清献公集》詹思谦刊本中找到旁证。詹思谦刻《赵清献公集》序中道:“先生太末人也,与牧甫同梓里。牧甫以宦辙视,先生则蜀旧守也;以里居视,先生则乡先进也。”詹思谦实乃常山后园人,序中所言太末,并非专指龙游,而是泛指衢州,古人籍贯好以古地称之。

余绍宋删吾丘衍,可知其治学之严谨。1922年10月6日,祝康祺应约赴京与余绍宋谈修志事。余绍宋为祝康祺洗尘,适汤溪洪肖愚至。洪肖愚也参与该县修志事,余绍宋因告之割隶汤溪各地之人物,《汤溪县志》不宜载入。洪肖愚对此不是很理解。余绍宋道:“汤溪一县乃割四县边境而成,在明代成化八年以前无所谓汤溪县也,此时作汤溪县人物志,安得强成化八年以前之人而使为汤溪人,此事理之至浅明者,律以名从主人之例,汤溪人物自当成化八年设置汤溪县时为始。”

余绍宋删吾丘衍,足显余绍宋做学问的态度和操守:实事求是,务真求实,没有似毫功利,正如吾丘衍私印中“我最懒”“放怀真乐”一般,直白而真切。

2021-07-26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139683.html 1 3 余绍宋编志删吾丘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