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龙游县湖镇镇上下范村浙江金秋红柑橘合作社的仓库用房里,堆满了一箱箱包装好的柑橘。75岁的村民齐奶奶乐呵呵地说,前几个月为合作社采橘子,现在忙着包装,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心里很踏实。合作社负责人朱江宜笑道,今年他们主打“阳光一号”橘柚品牌,市场目标锁定在北京、上海、嘉兴、金华等地,目前已销出3万多公斤。“我们的柑橘不愁卖,3公斤礼盒装,一盒卖到100元。”朱江宜说。
朱江宜的底气来自于30多年在柑橘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走出了与别人不同的创新谋变之道。朱江宜从16岁开始贩卖柑橘,最多的一年卖了8000多吨。他还是上下范村第一个种植柑橘的农户,带动全村种植柑橘1000余亩,使上下范村成了远近知名的柑橘专业村。
“柑橘市场年年变,尤其是近几年消费者口味变化更快,要求更高,没有新品种肯定没戏,增产不一定增收。”55岁的朱江宜说。2016年,眼见椪柑价格不断下滑,他开始了柑橘转型之路,从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引进“红美人”、葡萄柚品种,一度风靡市场。后来,随着跟风种植的人越来越多,价格年年下跌,像“红美人”价格高的时候每公斤卖到四十元,最近连上门来收购的人也不多见。
为抢先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变跟随市场为引领市场。2021年,朱江宜跑到中国柑橘研究所淘新品种,引进了“阳光一号”橘柚。“这个品种克服了红美人不耐放、皮难剥、储存期短等缺点,做到橘子、柚子、橙子三味融合,味道令人惊艳。”朱江宜相告。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选育专家授权金秋红合作社在国内种植、销售“阳光一号”橘柚。2022年,新品种以每公斤50元的价格投放市场,赢得了一片好评。
初试成功,朱江宜信心更足。他以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标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金秋红合作社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了高标准大棚,花200多万元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柑橘自动化分拣设备,投资100多万元建了1000多立方米的气调冷库。
为引领全村共富,由镇里牵头成立了金秋红共富工坊,朱江宜无偿为村民提供嫁接接穗技术,把100多亩椪柑改良成“阳光一号”,提高经济效益,还开设多场培训课,提升村民柑橘种植管理水平。同时,他还帮助村民销售柑橘,每年能为村民销售柑橘2000吨到4000吨。今年,种植基地也将扩面,充分利用新品种先机,带领村民奔富路。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