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记者在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专粮油”)的工厂化育秧中心看到,几个员工在一条智能育秧流水线旁忙着干活。只见,员工将塑料秧盘供应到流水线上,系统就会自动装土(基质),再自动喷淋,均匀播下种子,然后覆土,又喷淋,再自动叠盘。“今年,第一批早稻秧苗要培育4万盘。”红专粮油董事长董红专介绍,为赶农时,今年在3月2日开始浸种的,比以前提早11天,之后进入播种时期,将于3月28日开始机插。
“今年,公司敢于提早育秧,关键是有强劲的科技支撑。”董红专说,以前农户种早稻最怕“倒春寒”,气温低秧苗难成活,容易导致减产。为破解早稻育秧的瓶颈问题,2022年红专粮油投入900多万元新建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秧大棚,里面安装了先进的工厂化立体循环苗床设备。
董红专介绍,早稻种子在苗床里不受春天低温影响,可享受到加温、加湿、补光的一体化“待遇”,秧苗健康生长20多天后就可下田插秧。提早育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今年红专粮油的早稻秧苗需求量大,不仅要供应衢州的种粮户,还要为金华、丽水和嘉兴等地种植户提供早稻秧苗与机插服务,面积共达1.85万亩。
董红专是龙游县有名的种粮大户,种粮40多年,承包的农田从最初的32亩到几千亩,一直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亩,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米老大”。红专粮油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五星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等,董红专先后获得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浙江省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等荣誉称号。
“规模化种粮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董红专说,2015年,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成立,实现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去年,他承包2万多亩田地规模化种粮,其中早稻种植1.5万亩。全年共产粮1.1万吨。
目前,红专粮油拥有100多台(套)大型新型农业机械,可提供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机收、烘干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董红专说,2023年为种粮户提供社会化服务20多万亩次,辐射5万亩以上。与此同时,红专粮油还拥有一条日产150吨、年产3万吨的大米生产线,董红专自己种的稻谷不够加工,每年要从农户手中收购1万多吨。
种粮种出新名堂,红专粮油由此荣获2023年度衢州市市长特别奖乡村振兴奖。董红专说,规模化种粮要紧跟市场,进行科学种粮、科学管理,才有效益。而种粮的投入也大,每年公司雇用的长期工140多人,去年支付人工工资达800万元。
今年,董红专种粮面积有2万多亩,其中在詹家镇又扩建一个种粮基地,面积2700亩。“我们还新建一个100亩的智能化育秧炼苗厂,一季的育秧能力可达1.6万亩,今年就要投入使用。”董红专说,眼下,新的一年春耕生产开始了,抓好早稻生产,一年的粮食生产稳定了,就能带动更多农户种粮增收。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