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强烈士(1908-1933),曾化名周自强,出生于龙游县湖镇镇下库乡,中共党员。1931年春,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为红二师骨干成员,后担任副师长。
张自强由于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担任过村塾教师,但因性格随和、阅历浅薄、缺乏社会经验又无社会背景,只教了两年就被人倾轧遭解聘。执教无门、务农无田的他,只得置办一副小箩筐,挑着货郎担,走乡串村、挨户叫卖、糊口度生。年长日久,他和贫苦农民打交道,以物易货、公平交易、交友广泛,而且目睹人间艰辛、历览社会不平。他时常思索着:贫穷的人为什么代代贫困,富裕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富有?对此,他囿于时局的环境,怎么也理不明、悟不透。
1930年冬季的一天,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自强和革命进步人士郑秾、邱瑞沛相识。郑秾向他介绍了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浙南人民反封建抗暴斗争的情景、江西省境内方志敏组织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斗争的活动。双方相谈之后,十分契合融洽,相互间很快成为知心好友。随后,张自强由郑秾亲自介绍加入了红二师。
从此,张自强以充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组织发展、扩大红军队伍的革命工作。天一亮,他就挑起货郎担沿村挨户叫卖,搜集社会动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用拉家常、打比方等方式,积极宣传江西红军闹革命、消灭阶级剥削的革命道理,进而交朋结友,物色发展对象。之后,他借祠堂办夜校,自荐任教。在发动乡村青壮年读书识字的过程中,以他的文化阅历、社会经历,深刻分析社会现状,用之于教学当中,其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得夜校学员的爱戴和赞扬。他又倡导开堂学拳(武术),利用农闲时节首先在下库村创办,甚至吸引邻近村庄的青年赶来下库,请求入堂学拳、识字。当时的下库村随即气象一新,夜校里一片朗朗读书声、拳堂上个个威武骠悍。周边村的人学艺心切,纷纷前来请求张自强帮助办学校、创拳堂。于是,他就从金华汤溪、龙游北乡请来红二师中的拳师,分赴邻村设堂教拳,凡入民校、进拳堂的,经过革命主张教育和考察,绝大部分学员加入了红军组织。两年中,他机智灵活、谨慎大胆地开展工作,先后发展红军成员近百人,培养了一批有文化、会拳术、诚心革命的骨干。
1933年10月30日,张自强、郑秾邀集了红二师组织在龙游的主要成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方案,准备暴动。而早已被敌人收买、背叛革命组织的师部文书、内奸江天吉,把此事先后向国民党县、省党部和浙江省保安处告了密。当日晚,江天吉以桥头江红军骨干为准备暴动要召开会议为名,诱骗郑秾赴会指导。他在桥头江渡船埠头上船时,被早已隐伏在渡船上的特务逮捕,连夜押赴龙游投入监狱,并严密封锁了一切消息。翌日凌晨,国民党龙游县政府和警察局派出所有的武装力量,分成四路出发,大范围搜捕红二师的干部。反动军警团团包围了张自强的小茅铺,将他逮捕后,并在他家搜出红二师部分成员的花名册、登记表、《红五月的宣传大纲》、革命刊物,还有区、村指挥所的“关防”、符号等。张自强被捕之后,敌人用尽一切刑罚,企图从他口中获取重要情报,但他始终怒目而视,即使开口也是以“不知道”作回答。张自强被捕第三天,妻子前来探监,他对妻子说:“你不要哭,我死了,你不要守寡,嫁人去。18年之后,我又是一条好汉,要和他们算帐。”其言语铿锵激昂、掷地有声,气概豁达、视死如归。当时,国民党浙江保安司令部接到国民党龙游县长蒋元薰的搜捕报告,立即下达训令,并指示龙游有关方面速将“人犯”押往衢州保安三分处,以免发生不测。1933年11月7日下午,国民党龙游县政府派出武装军警,匆匆地把23位红二师主要骨干成员押往衢州,自龙游城大西门到火车站的路上,武装警察个个荷枪实弹,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中国红军十三军第二师龙游组织的23名骨干成员,在押解途中虽然双手背剪缚捆,但个个昂首挺胸、不失英气。当将近火车站时,张自强突然停住脚步,回头发出一声咳嗽,以示大家合力反抗。瞬时,身手不凡的吴守华、赖樟松、刘协鑫、邱瑞沛、夏贞祖、王福奎、周樟标一齐动手,使劲地扭断绳索,徒手和全副武装的敌人展开殊死的夺枪搏斗,但终因赤手空拳、寡不致众,以致八名壮士在英勇格斗中壮烈牺性。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张自强等革命英雄的壮烈业绩代代相传,一直为龙游老百姓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