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
近年来,沈家门渔港小镇以大赛事为载体,通过举办国际海钓精英赛、全国矶钓赛等专业赛事,辐射带动休闲海钓产业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融入,让城市经济更具活力。
如今,运动健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习惯,科学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伴随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体育消费持续增长,带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几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普陀已经形成了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身圈,但这些公益性的设施只能满足市民最基础的健身需求,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尚显不足。“公益”有缺,就需“市场”来补,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产业供给方案。
体育产业是一项深具活力与链条联动效应的产业。以海钓运动为例,其上游涉及钓具、船艇的生产销售租赁业,下游带动竞赛、培训、展会、旅游等领域。目前沈家门小镇就集聚了全市70%以上的船艇和20余家海钓企业、俱乐部,每年由渔港始发的海钓游客达50万人次,带动相关旅游消费15亿元以上。普陀拥有多样化的海洋旅游资源,而海洋旅游与体育产业,尤其是休闲类体育产业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近年来,各类海钓、马拉松、环岛自行车赛以及徒步登山活动赋予了传统海洋旅游更深厚的内涵。
开展全面健身,发展体育产业,就要让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经济。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扩大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住建、规划和文体旅游部门要同谋共策,从理念、政策、落实等层面,推动体育产业链和城市经济发展深入融合,实现运动健身和全域消费资源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开发,丰富体育产品服务,提升产业价值,形成产业集聚,让体育产业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这三大产业在基础设施、产业内容、市场群体等方面存在叠合优势,今后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今年,普陀提出大力发展海洋化体育休闲业,打造一批体验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就是着意于全域旅游的定位,挖掘本地资源禀赋,寻找“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途径,这也是打造“重要窗口期”靓丽风景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