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
扬帆集团开创新船型设计建造先河,最新打造的一艘拥有12层汽车甲板、7800个车位的汽车运输船交付后驶离码头(据《今日普陀》9月7日报道)。一艘船竟能装下这么多汽车, 实在叹为观止。假如这是一座立体停车场,想必放在哪儿停车难都会立马消失。
这艘汽车运输船长199.9米、宽35.45米,占地面积约等于7086平方米。换作一座地下停车场,大概只能停200辆左右汽车,只相当于7800辆装载量的三十九分之一,这差距实在太大了。当然,立体停车场毕竟有别于汽车运输船,为了保证每一辆车都可以随时进出,得留出一定空间以供回旋,而不能装得密密麻麻。但无论打多少折扣,立体停车场的吞吐量依然是惊人的。
近年来,各地千方百计挖掘潜力解决停车难,城区的可用空地、老旧小区拆除危房后的宝贵土地,几乎都用来建造停车场了。新停车场竣工、某某区域新增多少个车位之类的新闻,最近屡见报端。可是,停车难问题似乎一直没能解决。原因也很简单,挤出一块地皮建停车场很艰难,而人们的购车热情却很高涨,多出来的车位很快就会被填满。再看这些年建的停车场,在平面铺开上已经做到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但在立体拓展上却依然鲜有突破。这样一来,不仅难以解决停车难,连今后的拓展余地也会越来越小。
在空地上浇上水泥划上线就是停车场,看起来既省心又省钱,还几乎不需要后期维护。而要建造立体停车场不仅投入大,往后的维护、管理成本也不小,这应该就是立体停车场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所在。但照这样的逻辑,汽车运输船岂不是只造一层甲板更省心省力?何必要造12层呢?同样,住着平房也挺好的,何苦要造那么多高楼?显而易见,各地之所以总是发展平面停车场,那是没把土地成本计算在内。可是,土地资源恰恰是最为宝贵的,海岛城市尤是寸金寸地。一边是经济发展提倡“亩均论英雄”,一边是大量停车场低效铺张,这显然是不协调的。
在停车需求巨大的繁华地段、居民小区,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各种形状、大小的立体停车场,停车难问题就有望迎刃而解。甚至,还可以设计出貌似汽车运输船这样的流动停车场,哪儿有大型群体性活动就往哪停,如此既能解决停车问题,又会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立体停车场原本并不稀罕,但假如普陀能开发出一系列船型停车场,实可谓独树一帜的渔港一景。不用设计动力系统,也不用考虑迎风斗浪,只要能方便车辆进出就行了,设计这样的“船”,对于扬帆集团的工程师来说岂不是小菜一碟。
停车场也要“亩均论英雄”,这应该是迫在眉睫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