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高质量生活需要“补漏”

□大力

近日,市民虞女士通过网络补漏广告,找到工人为家里卫生间补漏,结果钱花了漏却没补好。虞女士报案后,经有关部门调解拿回了2000元退款,但地面渗漏现象依然没能解决。“补漏”这件事,真不是小事。

调处此案的定海市场监管人员介绍,这起投诉案例反映出商家补漏作业的不专业,提醒消费者对于广告宣传的承诺一定要慎重,不要随意轻信,最好向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咨询补修方案,进行专业补漏。

屋顶漏水、地面漏水现象一直存在,“专业补漏”成了刚需,可是补漏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在哪里?所谓“专业补漏”的广告满大街都是,可惜很多没有资质。补漏收费贵,效果却不尽人意,显然是个民生痛点。

而细细盘点之下,民生之“漏”还有很多。现如今,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看起来什么都有,与需要凭票供应的短缺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甚一日。按更高的要求去审视产品和服务,往往会发现细节之“漏”着实不少。

民生之“漏”众多,反映出产品和服务没能跑赢社会需求。当然,这种“成长的烦恼”不见得是坏事。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补“漏”,正可迎来整个社会的新一轮进步。

事关民生无小事。全社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的动力。深化改革,就是要瞄准民生痛点、难点下力气。各行各业都应该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精益求精,从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着手补“漏”,使方方面面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好。

全社会补民生之“漏”显然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共同发力。地面补漏需要找市场,但这个微观市场目前发育不良,从业人员有的是既无资质又无技术的散兵游勇,靠捡市场的“漏”来发家致富。对此,有关职能部门应迎合时代之需拓展监管范围,将“专业补漏”等行业列入规范管理,规定执业标准,彻底消除“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020-11-06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6211.html 1 3 高质量生活需要“补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