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蜜
“天气转凉了,这个双休日把你自己过季的衣服理一理。”
“等空了再说吧。”
“最近有很多新电影上映,我们一起去看吧。”
“等空了再说吧。”
“你阿姨帮你介绍了个对象,你们先加微信聊一聊?”
“等空了再说吧。”
……
记者这份职业是自由的,但自由也意味着上班时间的不固定。为了确保新闻的时效性,白天采访、晚上赶稿的情况时而有之,双休日、节假日出去采访也是家常便饭。因此,“等空了再说吧”成了我常常回应家人的“高频词汇”。
记得有一次采访普陀“最美公路”后回家,我兴致勃勃地和爸妈描述了这条公路有多美多舒适,约定工作日结束后的那个双休日就一起去感受感受。可这个约定却因为采访任务一拖再拖,我这个“发起人”一次次当了“鸽子王”。虽然一个月后终于领略到了“最美公路”的美丽,但要是能早早完成和爸妈的约定,他们会不会更开心呢。
我们总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家人,家人却总以最大的耐性和温暖拥抱我们。今年是我从业的第6个年头。6年来,家人总是用无声的举动默默支持着我。那是风雨交加的台风天,打不到车,爸爸开车接送我至采访地点;那是为了让我回家能第一时间吃上热饭,妈妈把饭菜热了又热;那是无论我加班到多晚,家里的灯永远为我点亮。
虽然因为采访错过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但却也因为采访拉近了我和家人之间的距离。妈妈每日有几个小习惯:刷刷《掌上普陀》、收看《普陀新闻》以及阅读我朋友圈转发的各类新闻链接。她说,这样就能知道我每天去了哪里,做了哪些新闻。有时,她还会当起“新闻评论员”,指出我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一年又一年,又是一年记者节。想在今年的记者节许下一个心愿:愿明年变成更好的自己,让家人少点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