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全区工业生产保持高速高质发展态势。
2007年,船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坞容量达到150万载重吨,船舶修造业实现工业产值106.93亿元,同比增长93.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例达42%。
2008年,船舶修造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54.22%,超过水产加工业跃居普陀工业各行业之首。这一年,中远船坞工程建设项目、虾峙船舶修造基地、德兴船舶新建厂房、东海岸造船基地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
2010年,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工业产值首次超过40亿元,分别达到48.57亿元、45.66亿元和40.57亿元。年底全区坞容量达240万载重吨,年造船能力350万载重吨,年修船能力4500万载重吨,船舶产品更趋多样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成为国家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普陀船舶修造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2013年,为加速船舶工业自主创新,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根据《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研究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和特色优势企业集中解难活动,加速龙头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培育,扬帆集团、欧华造船、中远船务被评为行业龙头企业(全市6家),鑫亚船舶、龙山船厂、万邦永跃、欣亚磁电、中南锚链被评为特色优势企业(全市14家)。
2014年,扬帆集团、欧华造船被国家工信部列入首批船舶“白名单”企业,中远船务列入第二批“白名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