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晓 通讯员 林榆杰)日前,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联合普陀交警大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武岭隧道西口开展打击违法超限行动,和以往不一样的是,此次行动中执法队有了“新成员”——便携式电子称重仪,该称重仪虽然体型不大,却是打击违法超限行动的科技执法“骨干”。
当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本地牌照的大货车在执法人员引导下驶入卡点,缓缓通过铺在路面上的移动地磅,执法人员手中的便携式称重仪很快显示相关数据:核重25吨,实载18.8吨。执法人员打印出凭条交给大货车司机,并准予放行,整个过程只需5分钟。随后,另一辆大货车通过移动地磅,便携式称重仪上的数据显示:核重25吨,实载48.5吨。执法人员当即指挥大货车前往位于展茅的超限检测点进行复称,以待后续处理。
“使用便携式电子称重仪开展‘治超’工作,执法效率明显提高,超限超载车辆明显减少。”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陈亮告诉记者,“运用该称重仪后,现场若显示没有超限,我们就直接准予放行,有违法嫌疑再让其到检测点进行复称,这样的方式也得到驾驶员的好评。接下来将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不定时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进行车辆超限整治,进一步巩固‘治超’工作成效。”当天,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共查处超限货车4辆,有效震慑了货车超限行为。
据悉,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紧扣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行一线执法监管数字化、智能化,交通运输执法综合效能显著提升。去年以来,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先后投入100万多万元,对数字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和执法记录仪进行更新配备,目前一线执法人员均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全区客货运车辆违法行为多发、易发路段及站场监控数据均全部接入监控中心,实现了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