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精神之光,引领海岛共富路

(上接第1版)2019年,守卫祖国东大门16年的老兵,从部队转业。放弃回乡的机会,孔润辉决定留在舟山。

出于对海和船的深厚感情,转业考试第一名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成了渔政渔监科的一名机关干部。他笑称:“从当初的守海,变成了守渔船。”

渔业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今年进入伏休期后,他就忙着开展渔船安全隐患排查、船员培训等工作,有时候周末都不得空。

“从部队到地方,对我而言,这又是一次全新的出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孔润辉如是说。

张勇、李广东、魏鹏……和孔润辉一样,他们都曾驻守庙子湖岛。转业后,又再别故土,扎根舟山。在他们身上,“海岛为家、奉献为本”的“庙子湖精神”,仍在熠熠闪光。

扎根——

精神之光耀海岛

2006年,庙子湖海防营被授予“东海前哨模范营”的荣誉称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的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庙子湖精神”不仅集中反映了当代军人忠诚、奉献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值得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

谆谆嘱托,催人奋进。如今,“庙子湖精神”,已成为东极镇干部的“思想必修课”。

巡查防疫工作、查看三线落地施工……一大早,吴方忠就走了半个庙子湖。53岁的他,有着使不完的劲。

早年,他从乡镇企业辞职下海经商,涉足过杂货店、婚纱摄影等多个行业,也是村里最早一批开渔家乐、民宿的人。

2020年10月,经不住镇里多次邀请,吴方忠丢下自家民宿生意,成了带领村民共奔富裕的“领头羊”。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全面接管村里的闲置资产。倒陡街的4间商铺,长期无人管理,多年以极低的价格出租,租金也常常收不回来。吴方忠转而高价另租,这样一来,每年能为村里带来40余万元的集体收入。

“只要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不怕得罪人。”吴方忠说,既然当了村干部,就要带着大家一起干,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庙子湖岛倒陡街到东极镇政府所在地,共有130级台阶。这段路,东极镇党委副书记胡茂军一天要来回几次。

“每天微信运动步数都在一万五六千步,多的时候两万多步。”胡茂军笑称,别的没什么,就是膝盖吃不消,前阵子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半月板二度损伤。

文质彬彬的胡茂军也曾是铮铮军人。2012年士官转业的时候,档案分排名第一的他,手握优先择业权,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去东极。

十年坚守,时光匆匆。当年的部队士官,从经贸办普通工作人员干起,逐渐成长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东极十年的蝶变故事里,他是建设者,更是见证者。

2014年,东极因电影《后会无期》火了起来,海岛运力无法满足不断涌入的游客,很多渔船动起了非法载客的脑筋。身为渔办主任的胡茂军一头扎进渔业安全整治工作中,一连28天没有回家。

身在悬水小岛,和家人聚少离多,对他而言,已是常态。但看着岛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听着村民亲切的一声声寒暄,胡茂军打心眼里觉得,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对于胡茂军、吴方忠这样的海岛干部而言,扎根海岛、奉献一方,这是“庙子湖精神”的另一种外延。

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群岛。2085个岛屿,绘就“星辰大海”。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征程中,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的“守岛人”,以海岛为家、艰苦为荣、奉献为本,积极弘扬与传承“庙子湖精神”,为“实干争先、跨越发展”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2022-05-30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34934.html 1 3 精神之光,引领海岛共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