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不忘初心 学会妥协

□陈斌

不忘初心实现理想是我们这代人很多人的心中理想。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挫折怎么办?我也一直在寻找最优解。近日读的这本《容闳传》,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在不忘初心之余,学会妥协,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实现当初那一份初心。有一段经典语录,我觉得可以完美概括这本名人传记。“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先要做的不是去催促人们去收集木材,也不是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布命令,而是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大海的向往。”

容闳是一位满怀激情的伟大爱国者、一位富有远见的伟大教育家、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一位与时俱进的伟大革命家等。容闳的不忘初心、学会妥协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七岁时他就作为融入大海的第一滴水,成为亲手感受西方文化的第一人,而他和他在一起的水滴也掀起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滔天巨浪。他在西方文化教育氛围中浸润了12年充满了坎坷和波折。期间他在学习和失学中度过,当过糖果销售员,给农民打过零工,在印刷厂里做过折页工,最终有幸重新继续学业。在纽约的学校,他自己接触了先进的西方文明,更接触了莎士比亚、狄根思等大文豪的文学著作。两年之后他收到的资助到此为止。容闳面临一个选择,是前往其他学校深造,还是留在美国继续深造。当时要是选择留在美国,留给他的就是选择当一位传教士,这就意味着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衣食无忧,地位不低。但他最终拒绝了这份选择。因为他知道他的初心不在于此。这与他要选择的方向差距太大了。他在自己读书的时候知道了自己一生的目标就是教育救国,还要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来国外接受教育。当每一个国民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自然会繁荣昌盛,朝气蓬勃。在他准备卷铺盖回国走时,他的老师及时出手,让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来继续他的学业。有惊无险的故事,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任何一个对目标执着的人永远使他会成为那个值得被关注、值得被扶持的人。回国之后,他并没有飞黄腾达,依旧是在社会里流浪。容闳先后做过律师、海关职员、茶叶贩子。之所以屡屡失业,还是他不忘的那颗初心,在律所反对行业潜规则,看到不平事愤而离开海关,拂袖而去,两年里四次失业。这份履历放到现在也够潮的了。

即使在这样艰难困苦里,他也一直忘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教育救国的计划,以至于他还和太平天国的起义军提出建议,但是早已经淹没在各种尘埃里。他只能投入到倒卖茶叶的冒险事业里,争取先发家后救国,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实现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计划。在海外的学习经历使得他非常容易受到当时的知识名流的待见。曾国藩对他的面试更是传奇故事,也是至今被很多大学作为面试的教材的经典案例。第一次面试只是一个标准的流程,并不是完全的正式面试。到了第二次,曾国藩对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今天下以什么最为重要?”曾国藩早就知道他有一番用教育改变国家的主张,但是他还是听听容闳的看法。容闳面对这个问题没有半分犹豫,用实业救国四个字打动了曾国藩。因为他知道教育救国并不只是现在最急需的,而当时中国最急需的是实业救国,因为他发现曾国藩的幕僚有一大堆能人异世,有一大堆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这样的科学家。由此容闳采用实业救国打动了曾国藩,并以此在曾国藩提出先建设造枪造炮厂的时候进一步的提出,我们先研究用机器找机器,用一个安庆军械所复制出无数个安庆军械所。由此他已经不纠结于自己的初心,变更了路线,学会妥协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因为他知道建设工厂之后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是教育才有的产出,民族希望的容器。曾国藩的需求并不和他的容闳使命相一致,但是和他的初心却是足够接近。

最值得称赞的就是他知其先后,对当下时机的分寸感,既不止于促,也愿意暂时地改弦更章,通过其他的路径,最后实现自己的初心。因此他在第二次面试的时候并没有侃侃而谈,推销自己的教育救国理念,而是把机械厂的建设提到了首要。

在四年之后,他完成了曾国藩的重托,曾国藩随即同意在制造局内设立了机械学校。2年后他上书建议留学计划。1972年的8月11日,第一批的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赶赴美国。学成归国的这批人才在各自领域里成了新一代领军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无数闪耀的明星。

人生就像一条曲折的小路,有时会平坦顺利,但是大多数都是崎岖坎坷、荆棘丛生。暂时改变原本计划好的行动轨迹,并非是懦弱的表现,反倒体现了高超的智慧。唯有如此才能不忘初心,学会妥协,曲折前进,实现人生精彩。

2023-08-11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73786.html 1 3 不忘初心 学会妥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