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翁青青 陆影凤 林增光 通讯员 李羽
推动城市焕新工程、建设“幸福系列”民生工程、打造现代化惠民便民场景……这几年,沈家门街道有了喜人新变化。
炎炎夏日,位于沈家门同济路的“幸福汇·民生综合服务体”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4幢单体建筑已初具雏形,工人们来回穿梭,阵阵机械轰鸣声不断传来。现场,沈家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夏毅拿着项目图纸不断向施工方询问着施工进度。据悉,该项目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9月底完成施工建设。
沈家门城区人口以老年人居多,对公共服务需求很大。“幸福汇·民生综合服务体”建成后,可辐射周边很多社区,形成“15分钟服务圈”,改变沈家门街道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设施老化、破损且数量不足的现状。
“这只是我们沈家门焕新的一小部分。”夏毅向记者介绍,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今年沈家门街道投入2200万元,提升改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我们将改造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扩大服务站的整体面积外,还增设了中医馆、慢性病门诊等,满足更多群众个性化需求。”夏毅说。
夏毅带着记者来到沈家门城西区块。这里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区块矛盾纠纷复杂。为破解治理难题,成立了集基层治理、警源治理、矛盾调解为一体的“平安小苑”综合治理站,由综治、公安、司法、城管、街道(社区)5个部门实体化入驻,形成一个社会“融治理”办公体系,内设法院、检察院、海警等专业工作室,同步开展矛盾化解、法制宣传等工作。
“平安小苑”运行以来,区域发案数、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10.8%、27.3%,非警务类事项处置率、矛盾纠纷调解率均达100%。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沈家门社会治理2.0版本。”在夏毅的计划中,未来将提升改造舟山国际水产城、沈家门夜排档2个人民调解工作站,增设“小螺号”矛盾纠纷收集信箱,整合基层特色调解资源,积极调动基层群众力量,形成平安沈家门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今年,总投资5亿元的网驿科技制造港项目在城西区块落地。该项目分二期实施,一期占地面积约4公顷,投资2.5亿元。夏毅告诉记者,本月底一期项目将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围绕海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形成聚合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生产制造、产品展示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2.5产业集聚地。目前,招商工作稳步推进,已有1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
“这几年,沈家门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我们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展望未来,夏毅表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我市“985”行动,根据“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服务”三大体系,持续激发老城区的内在活力,让老城区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