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乌溪江

宝藏番薯

徐丽琴

你这个番薯娜,放着白米饭不吃,一天到晚吃番薯。

还不是小时候你拿番薯片儿给我断奶害的。

番薯片儿,把番薯洗净削皮,切薄片贴在大铁锅上,粗糙急躁如母亲,刀下功夫细腻慢条斯理,薄薄的番薯片娴熟地依附着温热的铁锅。炉膛里,一把干稻草的余火将息未息,仰仗这把火的热气,番薯皮儿由粉白而淡黄,微微卷起,那是它们为下一站旅程作最后的冲刺。

掀开锅盖,一股淡淡的焦香扑面而来。娘拿起锅铲,轻轻铲下一片、两片,递给坐在木门槛上一周岁半的小女孩,也是没办法,农村人从来没听说过奶粉,家里条件好点的,也就是麦乳精,但也没几户人家吃得起。我们家穷到只能吃白锅菜。

每每提及这一段,娘就几乎泪眼迷蒙,所以,有番薯给我吃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番薯还甜。

斗转星移,番薯逆袭,成了餐桌新宠,一时间被养生族追捧、视为健康饮食的排头兵。 所以,我暗含庆幸,拜贫穷所赐,我竟不能离开番薯了。娘感叹,世道真是变了,以前喂猪的东西,现在抢着吃。以前烂稻草,如今掌中宝。

大饥荒的余波中幸存下来的孩子,对饥饿有切肤的感受。尤其是爹,起初,每每看我大快朵颐蒸番薯、焖番薯、烤番薯,他总是一脸嫌弃:这种东西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碰了。小时候没得米饭吃,一天三顿,不是番薯就是南瓜,即使有米下锅,番薯也必定横插一脚,番薯粥、番薯饭,吃得人肚子胀。这是爹原模原样的话。

不过,说了这话没多久,他就被我新淘到的番薯衍生品番薯饼吸引,半信半疑地吃了一块。现代人真聪明,这么一加工倒还不错,又软又糯。爹爹塞了半块在嘴里,就是吃不多,太抵饱啦。这种肯定,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比起爹爹,娘对番薯似乎还留有日久生的情。洗净,去皮,切滚刀块,放油锅里炸,竹笊篱捞起,沥干油。然后用锅中底油炒糖,炒到糖融化,重新倒入番薯块,直到一块块番薯之间拉出晶莹的细丝,出锅,装盘。娘大方地做这个菜时,我和妹妹都上了小学。之所以是大方,因为糖番薯费油费糖,在那个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年代里,勤俭持家才更符合农村主妇的标准人设。

平日里,娘能省则省,唯独对待两个女儿,她极尽所能。她心里攒着一股劲儿,要让两个女儿吃好穿好跳龙门:读书认字考大学走出小乡村。她还暗暗划算把门前那块橘树地和叔叔家换一换,盖一幢坐北朝南的小洋楼。

彼时,我和妹妹无法体会娘对向南的小洋楼的渴望。我们巴巴望着锅里那盘甜番薯,你一筷我一夹,甜滋滋。我们都不知道它有个更动听的名字:拔丝番薯。

娘,什么时候给我们搞个拔丝番薯?

好的,今年收了番薯就给你弄。娘说着,端了碗走进灶底。

我忍不住又拿了一个迷你番薯剥起皮来,想着我这四十岁的人生顺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变迁,那是从一个小小的番薯上折射出来的变迁,那变迁,是普通百姓走向小康生活最好的见证。

2020-10-20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0541.html 1 3 宝藏番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