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建康) 连日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在对各乡镇虫害调查监测时发现,水稻田间稻飞虱亩虫量激增,对水稻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农技人员提醒广大种植户,要积极加强虫害防治,保障水稻安全。
近日,在高家镇西村畈一块单季稻田里,拨开稻穗,隐约看到一个个稻飞虱在水稻根部爬动。现场初步统计,该田块稻飞虱量达到十几万只。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建忠介绍,由于受本地虫源与迁入虫源相互叠加影响,田间虫量明显高于往年,整体呈重发态势,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李建忠说:“单季晚稻褐飞虱的田间虫量急增,高的田块,我们统计下80万只每亩虫量,低的有七千多,应该说虫量非常大。”
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集中水稻基部危害,吸取汁液,具有较强隐蔽性,如不及时防治,引起稻株瘫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水稻严重减产。为此农技专家提醒广大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分类防治,对症下药。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李建忠建议:“一是加强自己田间检查,达到防治指标立即用药;重点是单季晚稻,单季晚稻达到亩虫量5万以上的,建议大家用敌敌畏伴沙子来防治,每亩三斤敌敌畏伴沙25斤撒施;同时,连作晚稻也要进行一次防治,连作晚稻在防治稻飞虱同时,要抓好白叶枯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