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万) 初冬时节,树叶枯黄。衢江区后溪镇百果园的大棚内却是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桑树上挂满黑色桑葚。
桑葚成熟期一般在4月—6月,百果园的桑葚却在10月份逐步上市。在冬天能吃到新鲜桑葚,采摘客们新奇感爆棚。“哇,没想到11月份还有这么好吃的桑葚,又大又黑又甜。”游客王琴英说。
据了解,百果园利用桑葚反季节栽培技术,9月份时为桑树脱叶、催芽,这种操作能让桑葚10月上市。衢州秋冬季多数果园没有果桑上市,错开集中销售高峰,人无我有,价格和销售优势显明。
“今年我通过外面农技专家他们的指导,通过科技的力量、技术手段,把它改变到10月份开始,要让桑葚长出来,到次年的3月底,不间断让它一批批长出桑葚。”后溪百果生态园负责人姜雨土说。
反季节种植试验成功,姜雨土坚定了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他清楚,桑树全身都是宝,种植桑葚果实可以发展田园采摘,还能酿酒、做果脯;桑叶能养蚕,还能制茶。为此,姜雨土投产研制桑葚果酒加工项目,延伸桑葚产业链。
科技致富,土里生金,桑葚让村民的钱袋鼓起来。今年以来,百果园长期雇佣管理人员30多人,每逢采果旺季,一天就需六七十个人工,每人每天能挣到150元。随着桑葚产业规模壮大、产业链拉长,就能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