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衢江区构建“三化模式”筑牢党外人士“廉”屏障

近年来,衢江区围绕以“同心”促“同廉”,以“同廉”筑“同心”的目标,标准化、差异化、指数化推进“同心同廉”工程,实现党内外清廉建设同步推进、清廉素养同步提升、清廉生态同步改善。

构建体系,“标准化”深入实施

“如何做好党外人士‘同心同廉’工程,提升党外人士清廉能力素养,增强同心同行政治共识,凝聚清廉建设社会共识?”今年以来,衢江区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围绕“同心同廉”工程开展协商讨论3次,并形成《衢江区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关于加强清廉建设的会议纪要》。同时,聚焦“价值引领、载体创新、制度重塑”等三大重点工作,制订11项工作举措,6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知联会先后制订实施细则,形成“1+7”制度体系,为推进“同心同廉”工程指明方向。

为更好地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衢江区各民主党派相继成立内部监督小组,聘请21名成员担任监督员,并列席参加“三重一大”、组织生活会等重要会议。搭建“纪委监委+统战部+民主党派成员所在单位”三方协同机制,召开联席会议3次,推动教育监督常态化。

分层分类,“差异化”教育实践

党外人士涵盖多个行业领域,民主党派成员在组织内担任的职务又有不同,在清廉教育过程中,如何既确保全员覆盖,又确保差异化、特色化?针对这一难题,衢江区根据党派成员从业类别,建立分层分类机制。如,民革衢江基层委探索建立“分类学习教育、清廉谈话提醒、会前10分钟学廉、重大事项议事、党务公开”等“同心同廉”5大机制,从根源上保障党派清廉建设。

结合各民主党派成员实际情况,衢江区委统战部细化了三大标准。党外领导干部层面,通过“四个深谈”机制、廉政家访等举措,防范廉政风险;民营企业家层面,通过“清廉民企”建设、清廉顾问机制等,实现助企育廉目标;党外一般公职人员层面,按行业分成医疗、教育、涉企等领域,分类建立警示案例库,通过“差异化”教育达到“因材施教”“精准滴灌”的目的。目前,全区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累计谈心谈话106人次,聘请“清廉顾问” 7名,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5个,制定整改措施19条。

此外,为了让清廉建设融入日常,且更加生动具体,衢江区坚持多元化廉政教育,深挖廉政元素,把廉洁融入组织生活、融入文体活动、融入阵地建设。2024年,累计开展“同廉”教育活动14次,打造清廉统战阵地5个。

量化标准,“指数化”考评管理

“以前我们对党外人士健康成长的举措还不够量化,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抓不好怎么办的责任链条体系还不够健全。”衢江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结合党外人士“同心同廉”工程,衢江区紧扣评价结果运用这一关键环节,做实评价管理“半篇文章”。

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衢江区委统战部联合各民主党派制定《衢江区“同心同廉”工程“双清”指数评价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党派成员清廉指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清风指数”“双清”指数评价机制,全方位采集廉情信息,用一套“坐标尺”将“同心同廉”工程有形化、指数化。

“双清”指数将个人评价和组织评价相挂钩,做到既单独评价个人,又综合评价组织,从而倒逼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必须管、管到位,确保“同心同廉”工程取得实效。自“同心同廉”工程开展以来,党外人士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争先创优氛围日益浓厚。2023年获中央、省市表彰同比增加23%,创建省级“清廉民企”1家,市级“清廉民企”3家。

衢江区委统战部

2025-01-07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19551.html 1 3 衢江区构建“三化模式”筑牢党外人士“廉”屏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