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024年,衢江圆满承办了第25届华东地区老干部围棋赛和省级“豪情圆梦·爱心助学”专项资助活动,获得了2024年度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浙江省老年人体育培训单位“优秀承办奖”等表彰。这一年,衢江持续夯基础、抓规范、育品牌,一体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作用发挥、服务管理、老年教育等工作,老干部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以党建引领为 “信仰灯塔”
助力凝心聚魂
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党课、主题党日、头雁培训等思政教育270余场,引导老同志坚定走好“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同时,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党建工作联络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了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链式管理”办法,切实强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全区新增6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党支部,4家支部被评为全省“三强六好”示范党支部。并紧扣党纪学习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主题,组织3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参加市级十佳主题党日(微党课)案例路演,推动了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以精准服务为“贴心护盾”
守护幸福颐养
践行“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理念,常态开展“四季相伴”系列服务,坚持做到“一季一主题、一月一相伴”,实现人文关怀“零距离”。在深化“四就近”服务方面,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同志提供学习、娱乐、助餐、助急等细致贴心服务,特别是深化了“心晴驿站”,为老同志提供暖心陪聊、心理疏导等服务300余次。在打造集成服务方面,与农商行、泰隆银行、杭州银行等合作,打造了集党建赋能、志愿汇能、文化育能、服务享能、数字赋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银色家园”5家,推出“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惠老模式,目前,共有180名老同志参加志愿服务,135人已通过积分成功兑换服务。在完善服务制度方面,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12家成员单位力量,突出服务科学性、精准性,紧贴老同志实际需求,全年共完成为老干部办事实项目22项52件。
以作用发挥为“华章墨笔”
书写银龄壮志
坚持把老干部所能所愿与党委政府所期所想、群众所需所盼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在助力中心工作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构建了“1+1+N”银色人才引育用体系,即1个专家委员会领衔、1个银色人才服务中心保障、N个银色人才团队集聚,形成以银色人才领军人物牵头、专业银色人才组队、老干部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全面服务格局。目前,已入库农业、教育、文化等各类银色人才812名,培育省级银色人才领军人物13名。2024年,3名老同志获得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荣誉,1名老同志获衢州市“景区研学导师”称号。为激发银色人才发挥作用“最大效能”,在老干部作用发挥较突出的社区网格、居民楼栋等场所重点打造了15家微阵地,形成“15分钟银龄服务圈”。目前,已开展“银助新农人”“银助微治理”“银助赓续文脉”“银助关心下一代”等行动80余场,其中,2024年“6070”矛盾纠纷调处团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力的经验做法获得省委老干部局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以老年教育为“智慧桥梁”
拓宽学习视野
以老年教育优质普惠共享为目标,依托老年教育联盟集聚优势资源,探索实践多元化办学路径,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共用”和“一站多用”的方式,搭建完善“三级办学”网络,形成老年教育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老年旅游、教育、养老融合路径,利用衢江区独有的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银龄研学体验,制定了南北两条研学线路,整体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发展模式,满足银龄人群差异化研学需求。同时,通过浙江“云上老年大学”等平台,开展优质师资、课程送基层活动30余次,实现老年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推动老年教育资源下沉。我区老年教育运行管理模式走在全市前列,浮石街道老年学校被评为省级老年教育优质学校。
老干部工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