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连续7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衢江干群靠前服务快推项目

“申报情况怎么样?”“港区三期进场道路已拿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我手头的方案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已看过。”近日,在衢江区行政大楼4楼会议室内,衢江区发改局、资规局、招商中心、交投等部门人员或站或坐,眼睛都盯着投影屏上的规划图,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港区三期项目的谋划。

“要做好投资工作,项目是基础、资金是关键。”衢江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黄涛说,围绕谋划港区三期项目,区里已召开多次碰头会进行讨论,这一次主要是进行项目谋划包装,为后续争取资金要素做准备。

今年,衢江区发改局梳理了205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115个、新建项目90个。同时,对照政策支持方向,筛选谋划了200多个项目,正全力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和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此前,为鼓励广大企业扩投资拓市场稳生产,衢江区还发布了《衢江区关于2025年全力抢开局、拼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对早复工早复产的企业进行奖励。

高质量谋好项目,还要着力推进项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衢江分局副局长吴倩祯到衢江工作不到一年,围绕项目建设工作的笔记本已记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各个项目的不同需求。“衢江区南北横跨近90公里,各个区块乡镇资源禀赋各不相同,项目大多以农业、文旅以及三产融合等项目为主,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服务。”吴倩祯说。

吴倩祯用一个“磨”字表达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不容易。湖南镇有一个农文旅项目,是个有前景又对当地发展有好处的项目,但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守牢自然资源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着实不易。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地方社会效益最大化,吴倩祯带队与企业主多次前往现场调查、洽谈,双方不断商讨,最终调整规划“求出”最优方案,“现在终于跨进了一大步,用时比正常大大缩短。”

“连续几年,我们在服务业领域招引了不错的民营项目。”衢江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督考科科长吴国琴聊起经手的项目如数家珍,2022年是银泰城,2023年是海洋馆,去年是天悦广场,“这显示出民营企业对衢江发展的信心。”

信心来自信任,信任来自服务。衢州海洋科研教育基地项目负责人俞正新对此深有感触,“从入驻、开工、建设到验收,衢江各部门提供了全流程服务,让项目建设进度提前不少。”如开工建设时,衢江区专门召开项目协调会,极大缩短了各项审批手续办理时间;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又采取了逐步验收、分块验收的方式……

吴国琴相告,海洋馆项目他一直在跟进,预计今年10月营业,最近业主聊到招管理人员难,他便运用自己的人脉,很快为企业找好管理人员。

开业已数月,位于衢江城区中心的衢州银泰城仍然人气满满。这一切对于衢江干部来说,特别令他们自豪,说银泰城就像自家的孩子,倾注着他们的心血。开业前夕,入驻商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成了“头等大事”。考虑到商户负责人多居住在外地,线下办理营业执照不太方便,衢江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便主动联系商户,指导其进行“网上办、自助办”,并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营业执照,避免商户办照“多次跑”。

衢江上下深深懂得,项目建设只有会抢机遇、会争要素才能赢得快速奔跑的赛道。在廿里镇,衢江区谋划了总投资7.7亿元的高新片区排水排涝工程项目,聚焦综合治理城市排水系统、升级市政设施,区发改委成功争取到排水防涝国债资金3.25亿元,为高新片区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加快步伐。

谋好项目、推好项目、争到要素,换来衢江发展的累累硕果。2024年,衢江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连续两年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投资总量较2020年翻番。15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计划,45个项目争取专项债额度31.8亿元,9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6.55亿元,均排名全市第一。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衢江区已连续7个季度,获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衢州日报

2025-02-21 连续7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30755.html 1 3 衢江干群靠前服务快推项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