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公交开到“家门口” 村民坐上“幸福车

本报讯 (记者 叶晓轩 吴可润)乡路纵横,穿梭其间的公交车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希望。近年来,衢江区聚焦民需、优化线网、提质服务,持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今年1月,大洲镇后祝村、五石埂村通上了直达公交,覆盖了十余个自然村,方便2600多名村民出行,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

每天上午8点半,在大洲镇五石埂村济源自然村,准备去集镇的村民,早早等在村口的公交站牌下。从今年1月开始,这趟公交车每天8点40分准时开往大洲集镇,极大便利了村民出行。

“我就去买点豆腐干、买点猪肉,去拿几个快递,现在太方便了,非常高兴。以前我们一年大概是十几趟到大洲镇,公交车开通了二十几天我可能坐了八次都有了。”大洲镇五石埂村济源自然村村民饶卸妹说。

这趟承载着欢声笑语的公交车,村民盼了多年。

近年来,衢江区坚持市区一体,通过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在公共交通服务领域缩小了城乡差距。按照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公交全覆盖要求,大洲镇已实现公交“村村通”。但因自然村离车站远、老年人出行不便等问题,五石埂村、后祝村的村民们仍期待公交车能开进自然村。

“不会骑电瓶车的人走路,走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有个90岁的老人家到我家里讲,走路走不动,他4年没有去过大洲镇了。”大洲镇五石埂村济源自然村村民项雪晓说。

“需要有一辆公交通到自然村里面。我们也是提质增效,延伸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他们出行方便。”浙江衢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服务部副经理倪建新说。

带着百姓期盼,一项关于改善百姓出行的工作悄然开展。但在多部门联合踏勘后发现,连接五石埂村、后祝村的公交路线,涉及多个自然村,道路多为山路,原有公路通行条件并不符合公交车安全通行条件。

“安全是最大一个考虑,假如是高落差,临水临崖是不能通行的,乡镇也做了很多工作,把临崖临水的地方把护栏装起来。”倪建新说。

今年1月1日,大洲镇至济源村、上旺村公交320路线路正式开通,选定了19座非站立式的中巴车为公交车型,每天上午8点10分从大洲发车,三个来回,每个来回15公里,经过一条省道和2条村道,共设了7个站点,能全覆盖后祝村和五石埂村的十余个自然村,并辐射至沧南村,满足百姓出行需求。

“老人家说,师傅我做梦都看着想坐公交了,现在坐上了很幸运了。我能为这些老人服务也感到很欣慰的,我觉得我这个工作很有意义的。”320路公交车司机王建宏说。

“太高兴,我激动的,太高兴了。”大洲镇五石埂村济源自然村村民郑水土说。

这班新开的公交车也接入了衢州行平台,线上可掌握公交路线情况。自开通以来,已接送乘客1200多人次。

“我们接下去再根据客流实际情况,优化线网的结构,根据这个情况来加密班次,就是方便老百姓出行了。”倪建新说。

2025-02-21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30757.html 1 3 公交开到“家门口” 村民坐上“幸福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