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民俗文化+美食盛宴=畲乡青街的春节

“准备好卤过的整鸡,锅底放一张纸,撒入糯米,铺上一层红糖,红糖冒烟后锅里加上笼屉,笼屉上放入准备好的卤鸡。5分钟后,熏鸡制作就初步完成了,下面就只剩晾晒。晾晒风干之后,熏鸡就会风味十足。”

1月15日这天,记者来到温州平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青街畲族乡,在王神洞村畲乡居这家民宿,经理李建和记者讲起了青街熏鸡的“秘制”方法。由于这两天冬雨绵绵,他将熏鸡移到了中庭。

“快过年了,最近还有打来电话要订熏鸡的客人,但是由于天气原因,雨断断续续下,今年晾不了这么多,就没有再接单。”谈话中,李建拿出最后的成品——真空包装的熏鸡,这些是他马上要给客人寄走的。李建告诉记者,这些客人大多数是回头客,来畲乡居尝过熏鸡的人,都会再回头预订几只。今年,他一共晾晒了1000只熏鸡,仍然供不应求。记者看到的这些已经被提前预订,其中,他还要留一部分过年招待客人。

熏鸡、鲜兔、乌米饭、竹笋、糯米糍粑、红曲酒是青街过年必备的年货,再加上场场不断的畲族戏曲、歌舞表演,青街的春节就像一场民俗文化与美食盛宴。“客人虽然也很喜欢竹笋,但是这个就不能邮寄,青街的冬笋当天挖出来必须当天吃口感才爽脆,不然纤维就会继续生长。”靠山吃山,青街四面环山,三溪汇源,拥有2万亩竹林,春夏秋冬四季的笋口味各有不同。

说起家乡特色,李建非常自豪,“我出生在李氏大屋。”李氏大屋如同青街乡历史文化地标,具有典型的明清江南山区民居建筑风格,200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建回到家乡。在他印象里,家乡虽好,但位于平阳西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这两年,青街的面貌已经完全改观,出行环境也更加城镇化,以前坐班车到平阳县城一趟要20元以上,现在城乡公交开通之后,只要10元。

李建回乡时,正好村集体投资300万元,将12间民居改造成民宿畲乡居,他从村集体手中接过来经营,民宿的畲族文化元素引来不少客人,一年过去已有稳定的客流。

苍南县桥墩镇到平阳县南雁镇的一条县道,是青街通往外界的主干道,多年来承载着青街人的出行。随着“四好农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的推进,这条路经过多次改造提升,已成为青街的迎宾大道。“以前人们开车走进来更像是跳进来,一路坑坑洼洼,这两年青街的路修整以后变得平整宽阔,就好走多了,客人来的意愿也很强烈。现在又有了物流点,温州、杭州的客人在家就能尝到青街原汁原味的熏鸡。”李建告诉记者。

“如果除夕过来,乡里会更热闹,街上张灯结彩,隔壁青街村的双合殿有双戏台,几乎每天都有表演,两个戏班过来唱戏,还会‘斗戏’,这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李建说。

青街畲族乡的农村公路两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风中摇曳出浓厚的年味和畲乡风情。“王神洞、青街、睦源等6个村庄自然和文化景观密集,我们把山水、竹林等自然景观,古街、古建筑乡村聚落,还有畲乡民俗风情整合起来后,在2019年打造了一条9.5公里长的‘畲乡竹海’乡村振兴示范带。特别是17.5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对青街人居环境改善和旅游发展影响最直接,每年能带动畲乡旅游、毛竹工艺品产业1000多万元。”青街畲族乡副乡长毛选雷告诉记者。

2019年,青街畲族乡启动建设3家高端民宿,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目前,青街已经获得国家级生态乡、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温州市“四好农村路”暨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等称号。

□记者 沙凯迪 通讯员 陈会翔 叶长胜 温从字 应晓军

2020-01-25 11 11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42929.html 1 3 民俗文化+美食盛宴=畲乡青街的春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