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我从景宁的一个乡下区中学应征入伍。作为学生兵,在连队蹲了不到一年,便被营部抽调去写新闻报道了。那时,投稿统统是手写的,我所在部队在江苏,我们主要是给南京的《人民前线报》和《解放军报》投稿。不知什么时候,《人民前线报》一位记者来我们部队采访,说了一句“手写稿字写得好的,报纸会优先选用”,害得我被领导整整骂了半年多,因为,我那时的字写得实在太差了。为了提高见报率,只好拼命练写字。
那年代,向报刊投稿基本是免费邮寄的。据说,邮资是由报社与杂志社出的。文学类的杂志如不录用,还会退稿。1975年,我退役后上了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和基层党政领导,还停薪留职经过商,但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没停止过业余写作。那时,我写稿都是先打草稿,再抄写在格子纸上,这在当年被称为“爬格子”。1993年初,我创作了一篇近2万字的中篇通俗小说《绝世姻缘》,用复写纸按格子工工整整地抄写了60多张,将厚厚的一大叠稿子邮寄到《人民文学》,没多久,便被退回了。那编辑挺好心的,他说你的作品可读性较强,可投到通俗文学杂志看看,此外,你用复写纸誊写是不礼貌的。天哪,这不就是说要用钢笔重新抄一遍吗?结果,我费了近一个星期的晚上时间,又用钢笔抄了一遍。还好,没白辛苦,终于在浙江省文联主办的《山海经》1993年第7期上发表了。
这写稿打草稿再誊抄再邮寄的活,我整整干了近三十年。直到2000年,我购买了一台电脑,才开始学习用五笔打字。像我这种抄写抄得指头都长茧的人,当知道可以用电脑打字了,那种心情是相当激动的。没半年,我便学会了五笔打字。开始几年,我不习惯在电脑上直接写稿,总是先用钢笔写稿再用电脑打字。2000年下半年,我注册了网易电子邮箱,开始用电脑投稿了。从此,结束了手抄邮寄投稿的日子,赶上祖国蓬勃发展的步伐了。
2008年,我学会了用QQ给报刊编辑投稿,见报率迅速攀升。有几年,我一年能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200多篇。
退休后,我被云和县交通局返聘,继续从事文字工作。这时,投稿的方式又发生了变化,主流报纸都建立了投稿平台,从邮箱上、QQ上发稿的日子又结束了。而且,如果你和某个编辑有联系,还可从微信上发稿。现如今,我也会从微信上投稿了,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了!
□云和县民政局 林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