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交通拥堵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浙江摸着石头过河、想着法子破难,历时五年,治出了声势、治出了合力。
浙江经济发达,人口集聚度高,汽车保有量增长快,城市交通拥堵是困扰全省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浙江早在2012年就率先探索在省级层面部署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构建了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治堵联动体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交通网络设施显著优化、公交优先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行秩序显著改善、智慧管理能力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积累了很多经验。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持之以恒抓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推动城市人居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2018年,全省启动新一轮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并发布《浙江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五年行动计划》。相比前五年致力于“堵”的缓解、改观,治堵新五年,不仅要进一步达成“畅”的城市出行期待,更着眼实现“便捷高效、绿色低碳、智慧交通、安全文明、群众满意”的先行示范。
围绕“畅通交通示范省”总目标,浙江新的五年治堵将抓住堵的根源、乱的根源,打好供给侧开源、需求侧节流、管理侧优化组合拳,并通过交通文化引领、体制机制保障,实现从“拥堵改观、群众满意”向“交通治理水平和发展水平双双走在全国前列”迈进,为全国贡献浙江智慧、浙江方案,惠及全省广大人民群众。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9年,城市治堵工作已连续7年被列入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成为浙江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浙江纵深推进城市治堵,排查整治51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乱点,推进轨道交通建设668公里、新增停车位13.7万个,新建改建公交站点1800余个,公交移动支付基本覆盖县级节点。
在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报告中,纵深推进城市治堵也是重点工作之一。紧扣“畅通交通示范省”建设,浙江将推动治堵工作由城市向县、乡、村拓展。重点落实“两提升、三加强、三试点”,持续推进公交优先发展,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提升慢行交通环境和交通管理效能;聚焦治堵核心难点,加强公交出行保障、镇村景区治堵和城市停车产业提质增效;统筹巩固杭州、宁波公交都市建设和杭州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系统等三项全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治堵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