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宁海桑洲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五一”期间,宁海桑洲镇10家精品民宿迎来了一波游客小高峰。不少外地游客每天住农家屋、吃土菜、干农活,赏桑洲美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人气和财气。而这一切,在桑洲人看来,早已司空见惯了。

桑洲镇位于宁海最南端,镇内有一座美丽的屿南山岗,被人称为“不老南山”。山上,有一条长约11公里的屿南公路精品线,串起了桑洲万亩生态茶园、油菜花景区、格桑花基地、桃花基地……它强势拉动着当地的餐饮、住宿、购物,还培育出全国首个山地型国家乡村风景公园,电影《春天里的马拉松》在这里取景拍摄,当地人赞称:“不老南山,花样桑洲”。

以花为媒,村民走上致富路

桑洲镇最有名的莫过于南岭村,它原本只是一个躲在高山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里油菜花我们不知看了多少年,也没看出个道道来,想不到城里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从2012年开始,桑洲开始举办油菜花节。2015年,桑洲镇兴起了第一家民宿。民宿每年只开业两个月,就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南岭村的山上,还有一望无际的望海茶园,这是桑洲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每斤茶叶可卖1200元以上,也带动了全镇8600多万的茶叶产值。每年谷雨季节,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将南岭村围得水泄不通。

游客多,也带动了镇里的各种小吃。卢妙芬,在陈家岙村摆摊卖桑洲麦饼。“这两年来桑洲采茶、看油菜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会买宁海麦饼尝尝鲜。”她给记者算了笔账,单做宁海麦饼,每天销售额少则1000元、多则2000余元。

幸福烦恼,山路堵车成常态

3年前,名声在外的桑洲迎来了“幸福的烦恼”。不少游客大老远开车来,却因屿南公路狭窄被堵在半山腰,肠梗阻成了一种常态。

原来,串联着桑洲几个村庄的屿南公路只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一辆车勉强通行,两车交会就困难了。“旅游旺季时,最多一天游客有好几万人、上万辆车,一点不夸张地说,山顶山脚全是车。”桑洲镇副镇长童时杰说,其间镇、村干部纷纷上路做交通协管员,连干2个月没休息。

2017年起,桑洲投入1200余万元,在宁海交通部门的帮助下,对屿南公路进行拓宽改造、病害处理、绿化美化,旨在打造一条具有桑洲特色的精品线,让游人春赏金花品早茶、夏观彩稻探古村、秋游古道尝红米、冬住民宿体民俗。

这条路如今有7米宽左右,45座的大巴车能够顺畅同行。一路行驶,亭阁飞瀑,竹林梯田,菜花民宿;一眼望去,公路蜿蜒,层层梯田,黄绿相间,煞是好看。路边,还设置了石磨、观景台、瓦罐等小品,登山古道,十分具有乡愁的味道。

瓶颈打通,桑洲发展更好了

这几年,桑镇民宿更活了。南山驿,是屿南山岗的首家高端精品民宿。原本那里只是废旧的老宅,村里牵头“唤醒”沉睡的资产,先将老宅盘租下,再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0万元打造而成。看到屿南公路改造的利好,南山驿老板立即启动了二期民宿建造,如今也在营业了。另一家民宿——“花源里”老板王军说:“去年旺季可以容纳200人的餐厅天天爆满,想来还得预约。”

如今,南岭村已开了10家精品民宿。依托花海效益、民宿发展,村民还向民宿提供新鲜食材、饭菜,形成了民宿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共赢局面。

每当节庆到来,花海烂漫,公路上私家车、旅游车来回穿梭,山岗上游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高峰时每天达上万人。看着一波又一波的赏花人,村里有人办起了农家乐,有人在广场上卖起了麦饼、农副产品,大家在家门口唱响了“致富经”。据介绍,整个屿南山岗共有小摊贩200余家,产生经济收入40余万元。

□记者 黄俊 通讯员 梅祥瑞

2020-05-20 11 11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78460.html 1 3 宁海桑洲走上了“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