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初步统计,截至7月中下旬,全球共有23家航空公司宣布倒闭,除了维珍澳大利亚航空、泰国酷鸟航空、加拿大乔治亚航空等,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哥伦比亚航空、南非航空和背风群岛航空公司也未能幸免,纷纷宣布破产或者进入破产相关程序。
据第三方软件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民航机场起降架次在最低谷期较去年同期减少75%以上,中国民航业约倒退至2001年的水平。但自7月以来,二级市场上航空运输板块大幅上涨,7月至今已平均累计上涨约10%。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全球航空业预计到2023年或2024年,需求才会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
百年老店也未能幸免
在破产名单上,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哥伦比亚航空以及南非最大的航空公司南非航空最为显眼。意大利第二大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公司维珍澳航也没能幸免。
尚未申请破产的航空公司也在挣扎,美国航空、英国航空、德国汉莎航空、阿联酋航空公司和澳洲航空等已宣布了数千人的裁员和无薪休假计划。
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以及各国的边境封锁政策,全世界空中交通降至疫情暴发前三分之一的水平。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6月初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业将亏损843亿美元,航空企业已经成为破产法院的“常客”。
大部分申请破产的航空公司都选择积极与债权人谈判,寻求在不出售资产的情况下暂时维持运营。这样一来等需求恢复后可以立刻投入运营,挽回航空公司和债券人的损失,二来航空公司现在的资产价格已经跌穿谷底,即便采取清盘式出售也很难挽回什么损失。
目前看来,拉丁美洲的航空公司日子最为艰难。第二大航空公司哥伦比亚航空已经破产,第一大航空公司拉姆塔航空集团正在华尔街到处借钱。
今年5月,哥伦比亚航空公司正式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破产前的3个月,除了厄瓜多尔国内的航班,哥伦比亚航空全线停飞。
为了留下疫情后复苏的希望,哥伦比亚航空推出“强制休假”计划。目前,哥伦比亚航空在拉美一共有20000名雇员。一开始,有14000名雇员接受了1-3个月无薪休假的提议。到后来,休假期变成了12个月,留下的仅有不到5000名维持正常运转的员工。
飞机不值钱,机位值
据《金融时报》调查,多数贷款机构承认,他们已经不再接受以飞机为抵押的担保贷款了。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现有飞机的运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航空需求,而且停在仓库里的飞机意味着一笔不菲的仓储开销。
较新的飞机可以获得评估价值60%的贷款。在新冠疫情危机之前,这一比例最高可达75%。较老机型的贷款与价值比率不到40%,而危机前为50%。就算按照这个标准,愿意出借的机构也不多。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全球2万多架飞机的价值下降了6000亿美元。
AirInsight集团总裁恩内·艾尔维说:“飞机、机位、登机口和航线的价值已经不像今年1月底那么高了。”即便如此,机位、航线和登机口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在投资者眼中这些资产的价格必将随着航空业恢复而升值。
《金融时报》用了“抢购”一词来形容现在进入航空业的投资者们。“只要航空业还没完蛋,登机口、机位和航线就永远值钱。破产的航空公司增加让买家减少了,幸存的航空公司也需要现金。这是第三方投资者们的好机会。”航空金融公司WarbirdCapital首席执行官尼克帕斯图桑表示。
在低谷期从破产航空的手中压价收购优质资产,等待复苏后再卖给幸存者,在疯狂“抢购”的投资者眼中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伦敦希斯罗机场和纽约JFK机场的机位看上去最值钱。今年4月达美航空通过债券和贷款相结合,以这两个机场的机位做担保,获得了50亿美元的资金,以应付每天数千万美元的支出。
□据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