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

迎检为窗 展乐清公路风采 创新驱动 厚植管养新动能

——乐清市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中心公路管养的探索与实践

“十三五”期间是乐清市“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五年,也是乐清综合交通建设飞速发展期,公路运行里程数、交通运行量不断刷新。同时,公路管养的行业标准的提升、精细化管养的理念对交通运输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行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挑战,乐清市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中心以“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为契机和载体,推动传统公路养护向现代化养护模式转型,强化“精耕细作”式管养,同时因地制宜,为乐清公路养护注入了新理念。今年来,乐清市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中心将104国道小修保养推向市场化,优化传统公路管养体制,进一步完善了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在强化公路运输保障服务、锻造品质公路、服务百姓出行上做足了功夫,走出乐清公路管养特色和经验之路。

紧握契机 纵深推进

大中修品质提档升级

对于乐清市交通运输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保障中心”)来说,“迎国检”是中心挂牌成立后接到的一项重要“考题”,也是干部职工的一堂业务课。正值“十三五”收官之际,乐清公路管养事业跨入了新的赛道。保障中心以“迎国检”为载体,将乐清五年来管养经验进行沉淀总结,从内业资料总结中拾遗补阙,在外部作业上夯实公路品质,巩固乐清公路管养长期以来的发展成果,推动乐清公路管养事业向现代化转型。

由于104国道是乐清市南北向主干道,乐清整体城市布局又呈南北带状分布,104国道不仅日常车流量大,因途经乡镇较多,还承载了部分市政功能,公路通行压力日益加大。同时,104国道乐清段养护大中修工程作为今年温州市单体量投资最大的国省道养护项目,总投资6400万元,病害处置点多面广;另外,部分路段地下水位极高,为路面浇筑质量带来挑战,大中修工作障碍重重。

在国道大中修期间,保障中心力破万难,联合交警疏导来往车辆,边施工边通车;针对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保障中心同设计单位多次实地查勘,经过几番研究讨论,对比设计方案,最后决定通过硬路肩开挖渗水盲沟形式排出水稳处的路积水,为保障浇筑质量找到了可行之路。

目前,乐清市国道大中修外部作业已全部完成,沥青路面摊铺36公里,“四新技术”已在实践应用中开花结果。自大中修工程开展以来,交通人耳边是车辆驶过的呼啸声,身边是施工的机器声,头顶是无处可避的烈日,每一方沥青都汇集了乐清交通人的汗水。现在驱车行驶在104国道上可切身体会到保障中心奋战两个月的工作成果。崭新的路面上行车体验平稳舒适,保障中心交出了一份国道大中修的品质答卷。

乐清同样是一座直面台风的城市,守护乐清百姓出行,保障中心又站到了第一线。今年8月份“黑格比”台风到来有效检验了保障中心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保障能力。保障中心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储备抢险救灾机械设备,同时设立了明晰的应急保障责任机制,当遇到公路水毁灾害时,他们就是一支反应敏捷、作战有力的公路抢通队伍。

锐意革新 实践锤炼

开创管养事业新高地

正是基于“十三五”以来的管养经验,保障中心开始思考公路管养未来转型之路。9月4日,保障中心与国道小修保养工程中标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乐清国道小修保养正式走向市场化。乐清公路管养将由“干部带着工人干”向“干部带着技术干”转型。保障中心落脚管理和质量把关,养护作业则交由市场化专业运作,机械设备、养护人员和技术力量将更加充实。

此前,乐清国道日常养护主要采用自行养护模式,较大面积和专业化的养护作业采取单体项目招投标方式进行。由于工程分项多,单项工程量小,在实际操作中耗时耗力,导致一些破损路况和安全隐患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整治,转而形成较大病害。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公路精细化管养的需求。

而小修保养彻底走向市场化后,乐清公路管养实现分离,养护运营公司具备专业化优势,基于经济效益、养护措施和养护质量综合考量,可促使公路病害早防治、早消除,提升国道服务质量和周期。在健全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下,由养护企业为上路作业工人提供完备的人身安全保障,可提高公路管养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解决政府部门的后顾之忧。

面对公路水毁等应急情况,保障中心在市场化运行模式下,将手握应急抢险主动权,迅速调动应急力量,实现应急抢险一体化。如有台风到来,保障中心可全面委派养护企业负责应急救援处置一线工作,涉及到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配套力量时,则由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管理调动。该模式避免了以往应急抢险力量调动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公路抢通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

将沉重的管养作业移交到市场后,保障中心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管理上,其内部管养体制不断趋于成熟。目前,保障中心与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合署办公机制,两支力量实现无缝衔接,可对上路巡查所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处置,弥补单一力量不足。他们既是养路护路的“排头兵”,也是处置公路病患的“及时雨”。

凝聚特色 深耕品质

擦亮“全域美”形象窗口

104国道纵贯乐清南北,全长72公里,途经乐清大部分乡镇,汇聚了丰富的地域特色。目前正值乐清“全域美”建设的关键时期,其中,美丽廊道建设是乐清“全域美”重点攻坚的八大专项行动之一,即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和山老区联线打造“美丽廊道”。

保障中心致力于将104国道打造成乐清“全域美”的一个重要形象窗口,计划结合沿线历史人文、自然风光、社会经济特点,如柳市“中国电器之都”,雁荡山镇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在美丽上做足文章,通过重要节点打造展示地方特色,让104国道真正成为凝聚乐清特色的风景线。

同时,服务百姓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公路管养的初心和使命。乐清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山区公路灾害多发成为公路管养之痛,更对百姓出行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而每次水毁灾害发生时,阻断公路运行的往往为几个关键隐患点,因此保障中心提出为乐清全市500多公里的公路建立“一坡一档”设想,并对边坡进行实时观测,公路水毁灾害发生前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打开应急救援生命通道,为“三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保障中心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在创新中除难破阻,另提出多项夯实公路安全基础的创新举措。目前,保障中心完成104国道运营阶段公路安全后评估,涉及24个平面道口、穿镇村等线路安全运行情况,旨在解决公路通行中的疑难杂症,让百姓切身体会到出行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保障中心将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整治,提高公路通行的畅达度和安全性,疏解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本版文字 沙凯迪 陈文亮 王则予

□本版图片 由乐清市交通运输保障中心提供

2020-09-15 ——乐清市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中心公路管养的探索与实践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38162.html 1 3 迎检为窗 展乐清公路风采 创新驱动 厚植管养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