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学潮

地铁里的中年人

□李路平

从地铁一号线下来,在火车站换乘二号线去培训地,看见他的背影。想过去打个招呼,还没走上两步,就发觉并非认识的人。

轻快的脚步瞬间就慢了下来。车还没来,并不急着过去和他并排站在一起,相比于时不时转头过去,从后面尽情打量,似乎没有那么冒犯。

他真的很像一个同事,穿正式着装,西裤和细条纹衬衫,脚下是皮鞋,头发三七开带着自然卷,戴眼镜,大脸庞。这些特征都符合。走近了才发现,他的身形要矮壮一些,肤色更为黝黑,同事个子更高,皮肤白净。他有着和同事几乎一模一样的唇形,笑起来也差不多吧。

只是他眉头紧锁,看着手机屏幕,并没有被上面的内容逗笑。其实不用走上前就能看见,他比同事更油腻,三七开的发型暴露了一切,头发稀疏,已经有了谢顶的迹象。

他背着帆布包,斜挎一个摄影包,隔挡玻璃前还放有一个塑料袋,细看是七八个大青芒。一定是提累了,他不时甩一甩拿着手机的手,手机时不时换到另一个手上。他很少抬头,抬头只是为了看还有多久列车进站,偶尔才会瞥下周围。他的皮鞋很旧了,泛着微弱暗哑的光,鞋面已经被脚撑得很大。

除了玩手机,他就垂着头,好像也要放松一下脖颈。但更像是有心事。他低头站在那里的样子,两腿张开,双手十指相扣自然放在身前,犹如默哀。他也许能从隔挡玻璃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许距离太近了,看不真切。

列车终于进站了,距离的优势,让他很快进到车厢,并在车门处找到位子坐下来。可能他真的太累了,坐下来后,青芒被推进了座位底下,他把背包从背后转移到了胸前抱着,然后把头抵在背包上,摄影包仍是斜挎,包上有个口袋豁着口,拉链不知道何时掉了。

从他的行头看,应该是刚出差回来,背包里的是日用行李,摄影包是他的额外工作。这个地方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必须身兼数职,懂各种器械,一个掰成几个用,各个岗位都要顶上,美其名曰锻炼综合能力。

很大可能是,他在公职单位任职,被这样的工作折磨得疲惫不堪。他或许只想安静地做一件事,兢兢业业将它做得更好,但并没有哪个岗位如此单纯,允许他不厌其烦地做下去。他也许想到了辞职,不做了,另外找个随心所欲的工作。但哪里才有随心所欲的工作呢?况且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在商场或流水线上,属于两个人的亲密时间都没有,为了这个家,各自奔忙。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再苦再累都要忍住,身心的疲累,留给与己无关的陌生人就好。

大青芒至少有五六斤重,或许是从岀差地带回来的。每次出差,他都会带回一些小东西,纪念品或衣食之物,抚慰家人。这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每个出差的男人必不可忘。这些青芒是他的爱意与温暖,也是他妥协的证明。

列车轰然向前,他忽然抬起头,看看前面。他或许刚做了个梦,梦见他坐过站了,惊醒过来才发现并非如此。他摸索着从裤袋里掏出手机,是最普通的那种,屏幕上的贴膜已经破碎,边角缺了不少。有几条未读信息,都是群消息,他浏览了一下就熄屏放入口袋。他不再将头抵在背包上,眼睛无神地向前睁着,看来快到站了。

我最初站在他的身后,与他一同等候二号线的车,然后又站在他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的左右观望,最后游离其中。他下车后很久,我才缓过神来,急切地想要记起那个站点,苦求不得,也许就是我回家的那个吧。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

2020-10-24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52300.html 1 3 地铁里的中年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