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12月18日,浙江省港口协会海河联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浙江海河专委会”)第十次会议在衢州召开。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省港口协会、10家成员单位、8家特邀单位负责人代表参会,会议由理事会主任单位浙江海港内河港口发展有限公司主办。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家港口、航运物流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海河联运集装箱市场逆势上扬。内河港口和沿海港口紧密结合,不断拓展集装箱海河联运业务,成为推动我省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复苏增长的强劲“引擎”。尤其在疫情期间,在公路运输短暂受限的情况下,海河联运成为外贸货物进出港的保障通道。会议当天,浙江省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标志着我省内河集装箱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此次浙江海河专委会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十四五”时期海河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路径,达成了很多共识,有助于推动我省海河相关学企资源共享机制、形成技术与产业融合服务机制、形成长效稳定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助力浙江省内河港口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海河联运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海港内河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学军表示,海河联运事业的发展谋划、学会-企业联合体的推进离不开各方的指导、支持与共同参与。下一年度,专委会将遵照省港航管理中心、省港口协会的指导要求,一方面重点建设复合高端人才队伍、提升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省港口协会+内河成员单位联合体”学会项目建设,切实推动供需对接、政策落地与课题转化。他希望海河专委会继续当好浙江内河水运复兴的“护航员”,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实体化、平台化、腹地化与品牌化。
来自嘉兴市交通运输局、衢州市公路与港航运管中心、衢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等单位的特邀嘉宾,分别就海河联运事业发展与协会工作开展作建议与表态发言。
会上,海河联运专业委员会向成员单位通报了参选浙江省智慧海洋科技专家库人员名单和成立“浙江省港口协会-浙江省内河港口主要成员单位”港企学会事宜,并汇报了海河联运专业委员会2020年工作报告及2021年工作计划。特邀专家在会上发表了《港口物流发展趋势与内河港口的应对策略》主旨报告,成员单位、特邀单位代表主题建言。
□郑宗祥 丁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