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黑大巴”一直是打击非法营运过程中的重点对象。但是,这类客车流动性强,常常“打一枪换个地方”,给路面执法造成一定困难。作为非法营运打击系统的全省试点地区,2020年11月,台州市建立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击非法营运行为。试运行至今,对查处非法运营带来极大助益。
台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委委员、副队长梁捷介绍,早前,在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外省籍车辆和非营运车辆的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公安、交通两部门的信息化系统无法精准筛查数据,导致执法效率偏低。同时,系统指向不够精确,“黑车”触网报警后无后续反应机制,影响了现场执法力量的针对性布控。
“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将弥补原先系统的不足,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黑大巴’,有效规范客运市场。”梁捷说。
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由大数据情报预警系统、人工智能执法预判系统以及信息联动指挥协调系统组成。其中:
——大数据情报预警系统主要针对未办理营运证的非法营运车辆,分类进行预警设置,通过大数据比对筛选,分析研判非法营运车辆的行为规律,在其进入辖区时,进行准确预警;
——人工智能执法预判系统利用多部门现场感知设备实时获取嫌疑车辆即时动态信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违法车辆的行进方向和轨迹,实时指挥一线执法人员迅速前往预判地点开展精准打击;
——信息联动指挥协调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接联动指挥系统,实现指挥协同和处置成果共享。一线执法人员接受指挥中心的实时执法指令后,将形成数据交换,执法端采集取证,汇总至指挥中心统一分析,形成多屏联动的工作机制。
作为全省试点项目,目前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共接入全省高速卡口2021个、高速收费站点卡口423个、地方卡口3450个,获取过车轨迹数据1200万条。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系统,提高车辆数据质量和更新频率,建立数据错误反馈机制,加大卡口的采集密度,并与高速交警和地方交警建立联合打击机制。”梁捷说,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目前仍处于试运行阶段,稳定后将在全省应用推广,助推客运市场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记者 张诗雨 通讯员 潘婷